這幾個字的字面意義很清晰了,路明非不用動腦子就能理解,但是他有點想不通,這和詞是怎麼和自己聯絡上的。
“王的卵在你身上,我能感受到卵的存在。”
“也是藉助了王的卵,我才能和你對話,因為我是他的血裔。”
參孫的聲音時斷時續地傳來,聽得出來,它仍然不太習慣人類的需要,所以每一次吐字的間隔都有些漫長。
“可是……你是人類……”
路明非知道參孫是誤解了,當初路明非逼著諾頓繭化的最後時刻,老唐的意識重新覆蓋了諾頓的意識,把他的繭安放在了路明非的身體裡。
所以路明非有時候才能透過靈視,在自己的身體裡看見一個暗紅色的卵,就情況像當初夏彌把她的繭放在了楚子航的身體裡一樣。
守墓者……路明非在心中揣摩著這個詞。
參孫是諾頓與康斯坦丁的守墓者,數千年來一直在青銅城裡等待著諾頓與康斯坦丁的迴歸,現在諾頓與卵在自己的身體裡,所以它就把自己當做諾頓這一次繭化後的守墓者。
那麼,參孫剛剛的低頭也應該不是在對自己低頭,而是在對自己體內的諾頓低頭,這大概就是龍類社會中對於君王的禮節。
“我只是他的朋友而已。”路明非回答。
“朋友……”
參孫緩慢地念著這個詞語,黃金瞳中似乎有困惑浮起,似乎不能理解這個詞彙。
路明非腦袋裡不由閃過了自己在上一世龍類社會學和龍類心理學分析上遇到過的內容。
龍類是一種由“權與力”和“血緣”維繫在一起的種族,而非情感與理智,其社會等級十分森嚴,比如黑皇尼格霍德掌握最強大的“權與力”,殘酷暴虐,又是所有龍類的始祖,才能成為所有龍族共尊的皇帝,但即便以黑王之尊,白王最終還是背叛了它。
所以,即便是龍類同族之間也充滿了仇恨與戰爭,除了某些特殊時刻,任何兩頭龍的相遇都會以慘烈的搏殺收尾,因此在秘黨對於龍類的描述中,總會反覆提到“龍類不會與同族合作”這一點。
相比人類社會,在龍類的世界觀裡,確實很難有“朋友”這種東西,所以參孫才會無法理解。
路明非忽然意識到一個問題,既然參孫能夠發現藏在自己體內的諾頓之卵,那為什麼之前的那頭龍侍還會拼命地攻擊他。
“之前被我殺死的那頭龍,你認識嗎?”路明非問。
它之前殺死的那頭龍,無疑麼事諾頓的守墓者,為什麼這兩頭龍對他的態度差距會如此之大。
“它是我哥哥。”
參孫這一句話差點沒把路明非嗆死,讓他幾乎都要拔刀了。
在路明非的印象裡,龍族社會中“哥哥”就代表著自己最親近的人,看一下康斯坦丁有多麼糾纏諾頓這件事情就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