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設計一套完整的板房活動結構,
比如某個板房需要收割了,就移動到一個專門的進行收割的機械加工單元上,然後是鬆土、施肥、高低溫殺蟲、播種等等加工單元。
簡單來說,種植單元功能相對單一,它們就像是流水線上的托盤,在各個加工單元上進行流轉,源源不斷地產出。
這個思路,讓張晴有點似曾相識的感覺,
很快她就回想起了,這不就是康馳和她聊無人機航母的時候,曾經說過的移動式機庫嘛!
“我感覺這概念挺好的啊,每種單元各司其職,沒有太多功能上的浪費,成本應該能控制得比較好,為什麼你反而會覺得不最現實?”
“那是因為你從來沒種過地!”林雪立即分析道,
“我爸種一畝稻田,一季的產量能有1000斤就算不錯了。”
“但大米收購價才2塊多錢,算上人工、化肥、稻種等各種費用後,現在農民種地根本就沒什麼錢賺,不然農村的田也不會荒了這麼多。”
“現在農村種了田的,都是留著自己吃,基本都不會拿出去賣。”
“這麼沒有利潤的事情,卻還要搞這種一聽就成本很高的立體式機械化農場,那不是鐵定虧到姥姥家嘛?”
“不是我說,現在農業的問題根本就不是沒地可種,而是壓根就沒有利潤,立體農場耕地面積加倍的概念就是個偽命題,根本就不會有市場的!”
“嗯,你的分析很有道理。”張晴先是點了點頭,緊接著又說道,
“但是我覺得,那是因為你的觀點還沒轉變過來,依然停留在以前的認知上面。”
“怎麼就沒轉變了?”林雪立馬不服氣地反駁道,
“就算康師傅的第二代可控核聚變搞出來了,水電甚至一分錢都不要,研究和製造這種農場不還得花錢嘛?有那錢我直接承包幾塊荒廢的土地不是更划算?”
“那是你太鑽錢眼裡了。”張晴笑著說道,“你有沒有想過除了金錢之外的事情?”
“金錢之外的事情?”
“對,首先就是環保。”
“咱們不是喊了很多年的退耕還林,保護生態嘛,但為保證糧食安全,又在很多地方設立了耕地紅線……”
“這兩個明顯矛盾的政策,實際上反應的就是糧食生產和生態問題的矛盾,更是人類發展和保護地球的矛盾。”
“如果不想地球因為人類的發展而變得烏煙瘴氣甚至生物大滅絕,立體化農場就是最佳的解決的方案。”
“我們既可以讓地球變成人類的原始後花園,恢復生態平衡和生物多樣性,又能保障糧食供應,哪怕沒有任何經濟價值,國家將來肯定也會往這個方向發展的。”
“其次,立體農場解決的本質問題,其實是土地面積,這種人類從古至今都在爭奪的東西,絕對沒有人會嫌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