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溫液態則是在實驗室已經成熟,但距離成本可控的工業化量產還有一段距離,目前主要應用於航天和軍事領域。
至於難度係數更高的固氫……
實際上都是噱頭。
大部分的科研機構所謂的成功案例,基本都是另闢蹊蹺,用了碳基材料、無機多孔材料和金屬有機骨架化合物等固態材料來吸附氫氣,技術原理和使用方式其實和電池有點像,
所以固態氫中‘固態’,其實指的其實是儲存介質,而不是真的把氫以固態的形式存起來,
感覺取這個名字人,多少有點混淆視聽,糊弄人的目的……
雖然這種儲氫技術可以在接近常溫常壓的環境中完成儲放,兼具體積儲氫密度高、可逆性、迴圈壽命高、安全性好、供氫純度高等優點,市場應用前景也非常好,
但因為這玩意加入了大量的固態材料,導致它在同等體積和重量的情況下,儲存的氫氣量甚至連高壓罐都不如,
高壓氣罐的儲氫質量通常都有35.5%,而稀土系合金和鈦鐵系合金的固態儲氫技術的儲氫質量分數連2%都達不到。
所以這玩意用來作為中短程交通工具的能源方案確實可以,用來造火箭顯然是不可能的。
康馳要的,是能真正存高體積能量密度的儲氫技術!
這項技術的升級思路也相當簡單粗暴,
既然是從頭搞起,康馳甚至懶得花心思搞什麼液態燃料罐,而是焊了個鋼瓶,然後往裡面注入氣體,直接搞出了一個儲氫氣罐。
接著就是對氣罐一頓升級。
【物品:超高壓超低溫儲氫罐】
【製造者:康馳】
【物品等級:6(已滿級)】
【物品狀態:完好】
【物品引數:儲氫質量分數21.6%,體積儲氫密度265KG/立方米,儲存空間5立方米,體積能量密度37.584&n,儲存溫度253°C,24H能耗6MkW·h,斷電狀態最大儲存時長30min】
【解析專案:可解析】
【通用經驗:8763435】
【精通點:46】
看到面板上的引數,康馳頓時滿意的點了點頭。
儲氫質量分數和體積儲氫密度比傳統的低溫液氫高了足足三倍多,體積能量密度瞬間比甲烷還高了一倍!
這意味著同樣多的氫燃料,如果用這個技術固態儲氫,火箭燃料箱的體積可以縮小至少三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