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呆子。”
“昂?”
“我突然覺得,像他這樣的人,或許確實不應該被兒女情長牽絆,是我太自私,太一廂情願了……”
“不會吧?!”林雪似乎是發現了什麼不得了的事情,連忙驚叫道,“晴姐你竟然發情了,還是單相思!?快說是哪個瞎了狗眼的男人!”
“別亂說!”
“我靠,你竟然還在維護他?這是舔狗行為你知道嗎?”
“你走!”
……
在瀘州簡單地視察完大明深空的零部件製造基地後,康馳很快就回到了東陽,三天前葛局長已經派人把暴風雪號的圖紙交給了他,符院士團隊這會正在對圖紙進行全方位的學習和借鑑,除了要做到取長補短之外,更關鍵的是與時俱進。
技術逆推這種事符院士還是挺拿手的,更何況還是喂到嘴邊的全套圖紙,唯一需要小心的就是裡面有可能會存在的‘刀片’,因此康馳並沒有過多地參與他們的設計工作,主要把重心放在了嚴輝這邊。
在發動機已經被康馳單獨拎出來搞定之後,火箭本身倒是不難,哪怕以現有的技術進行裝置的定製採購,也能搞出能正常發射的火箭。
但康馳顯然不滿足於此,因此對液氫儲存技術的掌握和升級就成了下一個難題。
液氧液氫火箭有著無汙染、可再生、高比衝等諸多優勢,更是目前公認除核燃料以外,能量密度最高的燃料,高達120142MJ/kg的能量密度是甲烷的2.5倍,石油天然氣的3倍,
但它也有個比較大的缺點,那就是這裡的能量密度,指的是質量能量密度,即同樣是一公斤,氫的能量最多,但如果換成體積能量密度,氫瞬間就被大部分燃料秒殺了。
體積能量密度小,意味著需要更大的燃料箱,而且親氫能還易揮發,需要在253攝氏度下才能保持液態。
極端的儲存條件成為了液氫能源發展最大的瓶頸,這影響的還不止是普通的儲存和運輸,對火箭本身的設計同樣提出了極高的要求,
畢竟地面上需要考慮的問題,在火箭上同樣也得考慮。
因此液氧液氫火箭通常需要更大的燃料箱,更多的隔熱材料和裝置,這大大降低了火箭的強度和輕量化,減小了火箭的有效載荷。
這點看老M太空梭揹著的巨大橙色燃料罐子就知道了。
“卓總已經和東方電氣正式達成了正式合作。”嚴輝彙報進度的同時把合作協議遞給了康馳,“他們將為我們提供最先進的制氫和製氧裝置,但接下來的運輸、儲存和加註還是需要我們自己解決……”
“儲存和運輸其實是一樣的。”康馳稍微打斷了嚴輝一句,“和聖元環保的談判程序怎麼樣了?”
“有點麻煩。”嚴輝面露難色道,“因為我們要的是他們的技術而不是裝置,所以他們本身對此比較抗拒,完全沒有藍箭航天那麼識時務。”
“加上他們本身就是上市公司,核心技術的轉讓流程相當麻煩。卓總的意思是要不然直接把他們收購了,但問題還出在他們上市公司的屬性上,併購起來的時間肯定不短……”
“那就算了。”康馳直接擺手道,
“我自己從頭來搞,進度也會和你實時同步,你就全力負責造助推器的主體,另外發動機大概一週後交給你第一臺,剩下的一個月內可以全部到位,我們爭取在三個月內進行助推器發射和回收測試。”
“三個月!??”
嚴輝頓時瞪大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