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康馳備選名單上的第二個人。
他和卓越文接觸地不多,熟悉程度也低,只知道他是從哈佛經濟管理系畢業的博士,人力部門當初花了挺大的力氣才把他從M國豪威那邊挖過來。
被任命為大漢芯業CEO的這兩年,他一開始的表現只能用普通來形容,
但隨著對環境和公司的適應性起來後,他去年給出的成績單是整個集團最亮眼的,將近三十倍的盈利增幅,一躍成了除親兒子‘大唐重工’之外最賺錢的企業。
能有這麼大的業績增幅,主要還是他的海外業務拓展能力比較強,他幾乎是憑一己之力,硬是把大漢芯業發展成了全球排名第二的CMOS影像感測器供應商,消費電子、安防監控、汽車、智慧交通、機器視覺、科學儀器、專業影像等coms感測器應用領域的市場份額,都力壓豪威,並全面超過了叄星,
沒能超過索霓成為第一,完全是集團上了甄選名單,有些地方實在賣不過去的原因。
隨著M國即將放棄YT戰略,長臂管轄即將結束,一個更龐大的市場還在等著他。
另外大漢芯業PC端的CPU和GPU業務也發展迅猛,只不過因為產量還沒完全起來,國內市場都還沒飽和,因此暫時還沒到海外拓展的時候,量子晶片業務就不更用說了,獨一無二,暫時也不還能賣出去。
總的來說,卓越文的能力,還是挺契合集團以後出海戰略需求的。
聽到康馳要找他談話,卓越文立即就退掉了所有行程,當天下午就趕到東陽見到了康馳。
兩人先是聊了聊大漢芯業的情況,然後康馳才突然問他:“對於集團大的發展戰略,你有什麼看法和建議?”
大的發展戰略?
卓越文微微一愣,整理了一下思路後很快就回答道:“您讓我們集團在各個業務領域的技術都有著絕對優勢,對於一家科技集團來說,這基本上就已經是立於不敗之地了,發展戰略的好壞,區別只是發展的速度快慢而已,因此戰略制定的壓力一直都不大。”
“建議的話,其實如果您不問,我一直也想提了,您不覺得作為一家高科技集團,我們在利用金融加快發展的手段方面,還是太過於保守了點嗎?”
果然是學過經濟的,目光就是離不開金融。
實際上對於集團融資手段的保守,康馳自己當然也知道。
一直以來,他發展融資靠的都是找國家貸款這一手段,國家基本也都有求必應,因此發展根本不存在資金的問題。
但隨著國家科技大基建的專案越來越多,康馳的專案也越搞越大,光靠這個方法已經有些不夠了,康馳前段時間選擇最佳化部分公司也就是出於這個原因。
其實除了最佳化資產,想要融資的手段還有很多,最簡單的就是直接上市,透過股市融資。
但老實說,康馳對股市的印象非常不好,
企業上市本來是為了發展而向公眾籌資,然後反過來回饋給投資人的好事情,
結果卻演變成了投機倒把,大魚吃小魚的金融遊戲,
這種環境就導致真正優質的,經營狀況良好的企業,對上市都不會太過執著,
反而那些天天嚷著想著要上市、要敲鐘的企業,則大多都是在賣情懷、賣概念的不良企業,
他們上市的目的,就是為了高位套現,割普通股民韭菜,從而實現資產的翻倍的金融遊戲,
金融機構則在裡面起到了推波助瀾,甚至‘運籌帷幄,操控大局’,跟著一起收割韭菜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