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科技強國從升級鏡頭開始> 第428章 扼殺在搖籃的S3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28章 扼殺在搖籃的S3 (2 / 4)

大部分人剛看到這個詞的時候,估計立馬就會聯想到太空梭,然後經過簡單地瞭解後,立即認為這將是一種替代和接任太空梭的高科技。

但實際上兩者的區別還是挺大的。

空天飛機這詞聽上去挺高大上的,但它的原理,其實就是‘空射火箭’,

空射火箭不是啥新鮮詞,基本上所有的戰鬥機發射出去的導彈都可以稱為空射火箭,

而航天空射火箭,指的則是載機發射的那枚火箭,可以離開大氣層進入地球軌道。

至於為啥不直接在地面發射火箭,非要要用飛機帶著火箭飛到高空中發射?

主要為了節省發射成本,

以前可回收火箭的技術不成熟,熱度也沒有現在高,科學家們就想過很多方法來減少火箭的發射成本,其中航天空射火箭就是一種用大型載機代替,或者部分代替一級火箭的發射方案。

這種方案可以讓火箭在發射的時候,已經處於空氣稀薄,阻力較小的高空,同時獲得了一定的初始速度,因此可以少攜帶燃料,提高有效載荷比。

但這種方案對載機的要求很高,

首先得有比較高的載重,不然火箭的重量和荷載就上不去,所以一般都是採用運輸機或者大型客機作為載機,

其次則是載機的發動機效能要好,能飛得越高越好。

而這兩個領域的技術,華國之前其實都挺薄弱的,因此這種方案在華國基本沒有得到實際運用和研究。

同時空射火箭也被業內認為是可回收火箭的‘閹割替代’,只能作為一個過渡方案,因此國外的研發投入也不高,只有維珍軌道公司和莫哈韋航空航天探險公司在搞,而且也不是很專業。

後來隨著可回收火箭的技術逐漸成熟,熱度起來後,這兩家公司也已經陷入了訂單減少,融資困難,專案隨時破產的尷尬局面。

說到這裡,和航天空射火箭原理相同的空天飛機方案,優缺點其實就已經很明顯了。

它的優點有很多,比如不受火箭發射視窗期和場地限制,有個機場隨時就可以起飛降落,同時也可以做到全複用,單次發射成本低。

但它的缺點和優點一樣明顯,那就是運載效率低下,只適合運輸人員和小型裝置,

這就導致空天飛機在軍事領域的價值,其實要遠高於航天領域,

這也是康馳選擇太空梭這個‘古董’技術路線的主要原因。

其實有一說一,航天發射技術的各種方案多少都是有些相通的,比如太空梭揹著的兩個固體火箭和外接大橙色罐油箱作用就相當於載機,而太空梭的軌道飛行器則等同於空天飛機。

因此騰雲工程的相關技術,對康馳搞新新型太空梭的幫助還是挺大的。

當然,其實如果能搞到太空梭的現成圖紙就更好了……

康馳忍不住問了葛局長一句:“您說有沒有可能從大毛那把暴風雪號的技術圖紙買過來?”

“暴風雪號?”

葛局長露出了有些為難的表情,但最終還是點了點頭:“我儘量幫伱想想辦法。”

——

說來也巧,就在康馳和葛局長結束談話,坐飛機回東陽的時候,別爾夫什卡將軍也剛好抵達了燕京,隨後立即聯絡上了他的老朋友蔡耀斌,提出了追加戰爭機器人和採購新型戰機的請求。

之前蔡耀斌以白菜價‘賣了’十臺,兩個作戰小組的戰爭機器人給他們使用,並要求他們只能在約定的時間投入作戰,並且不得對機器人進行任何拆解,否則後果自負。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