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是繼續給康馳造勢,以及給他一個‘臺階’。
試想一下,如果今天第二位獲獎者不是鍾維堅,那不出意外的話,他可能此生都和最高科技技術獎無緣了……
這樣的結果,哪怕鍾維堅本人沒意見,但其它人呢?
如果康馳以後要搞其它領域的研究,大家會不會因為覺得他的加入,會搶走所有人的功勞,因此而對他產生一些顧忌?
但現在鍾維堅也直接獲獎了,結果就完全不一樣了。
這可以讓所有人都明確地知道,康馳的加入非但不會搶他們的桃子,反而可能加速他們積累學術功績。
所以這就是在給康馳以後的道路徹底掃除障礙,他甚至有可能因此而變成學術界最受歡迎的人。
當然,這個決定付出的相應代價,就是可能會讓今年的有力競爭者有些心裡芥蒂。
其實如果康馳早點說出關於月球採礦,和第二代可控核聚變的暢想,領導可能還會等到鍾維堅幫康馳搞出第二代核聚變後才給他這個獎,這或許才是最好的結果。
但康馳又不是先知,甚至哪怕知道了,該怎麼說他還是怎麼說,也犯不著卡著人家鍾院士,兩人一起上臺領獎也挺好的。
“牛逼,一個科研專案,竟然包攬了兩個高科學技術獎!”
“畢竟是可控核聚變啊。”
“真·可控核聚變元年!”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只要康總願意帶我飛,做只雞我也願意啊。”
“犬的位置麻煩留給我!”
“……”
就在網路上的網友對此議論紛紛的時候,大會現場的人也都緩緩地停下了雙手。
雖然他們都有種強烈的討論衝動,但受到現場莊重的氛圍影響,沒人真會在這個時候發出異議。
按理來說,在公佈完一個獎項的獲獎者後,就是上臺領獎了,但沒想到老人的聲音卻再次響了起來。
“人類對自然界的好奇,不斷驅使著我們探索著未知的世界,地球是人類的搖籃,但人類不可能永遠被束縛在搖籃裡……”
聽到這段話後,大家頓時都愣住了。
竟然還有?
今年竟然破天荒地,要頒發三個高科學技術獎!
高!
實在是高!
就連康馳也忍不住暗暗地給領導點了個贊。
特殊情況特殊對待,不墨守成規,權衡各方,一碗水端平也是要有魄力的。
而從這段開場詞也不難猜出,這肯定是要給航天航空研究領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