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辨別這些想法的,估計就只有具備自我思維和情感的人工智慧輔助了,在這種人工智慧輔助沒開發出來之前,這個問題就是硬傷。
只不過這些想法,通常很快就會被長期建立的三觀和理智給壓制住。
“嗯,我馬上就安排。”
僅僅只用了三分鐘不到,就把裡面所有的靶子都找到了並打成了篩子。
有時候人腦子裡想的東西,和你真正要做,或者在做的事情,確實是有很大偏差的……
“特定的訊號?”
對於機器人來說,這兩個環境的考驗還是非常大的,
畢竟每個人的理智程度都是不一樣的,如果這個延遲時間太久,結果可能會比控制檯還慢。
在一些智慧化裝備的開發過程中,也曾經出現過敵我不分,胡亂開火的情況,所以第一次測試的時候,還是別露頭的好。
只不過,沒有自動開火,要他來扣動扳機。
就當他還想套出他的話時,袁錦標已經重新戴上了頭盔,繼續練習了起來。
於是康馳又自己思考了片刻,然後很快也想到了袁錦標剛剛腦補的點。
在袁錦標練習的時候,康馳則和杜蒙開始討論和準備起了接下來要進行的實彈測試。
康馳頓時點懵了,不知道袁錦標腦補了什麼……
雖然那個活動靶的運動速度很快,但兩枚轉管機槍的跟蹤速度和彈道修正速度更快。
但問題是,裝置可不知道人的想法到底是衝動邪惡的,還是理智正確,亦或者下意識的。
“如果有這個技術,為什麼還要操控臺?不能用意識直接控制機器人嗎?”
如果是在虛擬遊戲、虛擬現實中,裝置在讀取到人的想法後直接就執行了,可能還沒什麼,
但他們控制的,是真真實實的戰爭兵器,如果也這麼搞,就容易出大問題。
他沉思了片刻後,才強行解釋道,“那會增加腦電波讀取器的處理負荷,技術難度更高,成本更貴,所以只能處理特定的簡單訊號。”
要知道邊走邊開火,因為運動的起伏很大,命中率通常都不會很高。
因為他突然也想起了,剛開始用大腦意識聯想提取器,亂入一個‘大波妹’的事情,
“實彈射擊測試結束後,我想順便看看它在沼澤和森林環境中的表現。”
於是在康馳的指導下,戰士們開始往厄加特里填裝實彈,然後所有人退場,躲在了厚實的掩體後面,透過監控觀看測試現場。
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