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反推力,變迴圈,變涵道這幾種技術,華國也在研究攻克,目前已經拿出來的,就是加力燃燒室技術,但並不是那種可以自動啟停的。
至於康馳,
他比較貪心,既然理論上可行,那就全都要!
只不過真搞起來後,他發現事情遠沒有想象中的簡單。
不說別的,光是讓他照著渦扇20的圖紙,復刻出一臺渦扇20都得費好大勁,更別說一款全新的黑科技發動機了。
對於航發來說,有三大主要核心:設計、材料、工藝。
其中設計圖紙有了,材料想要什麼國家肯定都會提供,但工藝這東西,如果不去航天工業學習,光靠康馳自己琢磨,沒個一年半載估計都難。
但從航空工業只給圖紙沒給工藝就能看出,他們對康馳多少還是想留一手的,這也能夠理解,要是誰上來就找康馳要光刻機的圖紙和技術,他肯定也不樂意。
雖然蔡耀斌給他這些‘學習資料’的時候,看起來似乎雲淡風輕,甚至生怕他不感興趣,但背後肯定也是軍方大佬們費了老大勁才幫他搞來的。
所以康馳也沒奢望能透過去西飛學習得到這些工藝,只能靠自己搞定。
何以解憂,唯有開掛。
於是康馳最終選擇了技術降級,只要能造出一款具有這些功能的發動機,哪怕效能再差,只能順利點火一秒,讓系統能彈出面板就行了。
但即便如此,整個設計的過程也極其艱難,光是設計一個可以摺疊縮放的外涵道套筒,康馳就用了十多天,進行了幾十次的嘗試才終於勉強搞出了個大概可行的,整個原型機的研發更是耗費了足足四十多天,而且效能嘛……
【物品:大涵道渦扇發動機】
【製造者:康馳】
【物品等級:1】
【經驗:0/50000】
【物品狀態:完好】
【物品引數:最大推力8500kgf,最大反推力3500kgf,610可變涵道比,手動變迴圈加力燃燒室,使用壽命1000小時】
【解析專案:無解析項】
【通用經驗:493464】
【精通點:71(+20)】
當看到系統順利彈出的面板後,康馳欣喜之餘,又難免有些小挫敗感。
一臺進氣口風扇直徑足足3米,還有這麼多前沿技術的發動機,最大推力竟然只有8.5噸,
而且大涵道比發動機比較有優勢的上萬小時使用壽命,在他這裡竟然比渦噴還低……
只能說,航發是真的難。
關鍵是航發不像晶片,晶片知道原理後,手搓一個效能差點的積體電路難度並不大,但航發無論效能如何,首先就要解決高溫燃燒高速正常運轉的問題,更何況還要成功加入這麼多功能模組,因此起步門檻就非常高。
不過有了原型機,剩下的就好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