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28日,距離新都號事件剛好過去了一個月,就在各方都以為華國這次不打算把這件事情鬧大的時候,這天華國新聞的一則報告,突然在全球輿論裡扔下了一枚重磅炸彈。
新聞首先報道了第47批護航編隊回國的事情,並高度讚揚了護航行動對國際貿易航線的安全,以及對全球經濟發展所做出的貢獻。
當大家以為這只是一則常見的表揚報道時,報道畫風卻突然沉重,播放出了馮鵬遠烈士追悼會上的情況,並透過馮鵬遠的故事,向公眾介紹了第47護航編隊在此次護航行動中,所經歷的新都號遇襲事件。
“毒刺!他們有毒刺防空導彈!”
“立即強行登陸到新都號!”
“078號尾部中彈,即將墜落新都號!敵人有毒刺!重複一遍,敵人有毒刺導彈!”
“報告指揮部,飛機成功迫降,但多名隊員受傷,目前已經確認有一名機組人員犧牲……”
“我正與海盜交火,為救援爭取時間……請求支援!”
“……”
當聽到這一段段錄音,以及經過篩選後被被公佈出來的戰鬥實況畫面,每個收看到這則新聞的人都忍不住放下了手頭上的事情,目光緊緊地盯著螢幕……
可能很多人從出生開始,就一直都身處在和平安穩環境中,難免會覺得戰爭離自己似乎非常遙遠。
但透過這次報道出來的畫面,突然讓很多人意識到,大家所享受到的和平環境,不但是先烈們幫國家打出來的,到如今同樣有那麼一批人,在某個大家可能看不到的地方,用生命在捍衛這份來之不易的和平。
“新都號的事件,再次給了我們一個警醒,為了面對形勢複雜的國際局勢,我們要始終堅持科技強國、科技強軍的路線,只有國家和軍隊強大了,我們才有能力守護好這來之不易的和平,避免新都號事件的重演。”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救援行動中,由康馳博士研發製造的華國首款電動傾轉旋翼機重型銀鶴,在本次行動中發揮了重大作用,後續我們也會有專題報道,為大家解開這款新型飛行裝備的神秘面紗,請大家敬請期待。”
隨著主持人唸完結束語,這個幾乎佔據了當天早間新聞一半篇幅的新聞終於結束,但在這道新聞中,事件的結果變成了新都號和蓮花號解救成功,海盜被擊退……
很快,國內的各大媒體就開始對條新聞,進行了轉載或者跟蹤報道,鬥音、威博、薇信等各大社交及資訊平臺,幾乎使用者一打來,鋪天蓋地都是‘突突突’的交火聲。
不知情的人,還以為這是開始世界大戰了……
“臥槽,這海盜這麼兇殘的嗎?”
“索馬利亞海盜不是被滅得差不多了嗎?怎麼突然又死灰復燃了?”
“原來康師傅搞軍工去了啊,難怪最近都沒聽到他的訊息了。”
“康師傅造的那啥銀鶴呢?怎麼沒有給個畫面?”
“坐等專題報道。”
“……”
除了這些評論比較特殊之外,大部分評論都高度一致,主要都給馮鵬遠烈士致敬和默哀的,以及為護航編隊點讚的。
透過新聞報道,大部分人看到的都還是比較偏向表面的東西,但是少數一些知情的人士,比如大洋彼岸的六角大樓裡的人,在看到這個新聞的時候,頓時都意識到了其中傳遞出來的資訊。
這次,似乎不準備吃啞巴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