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從根源,從思想上摧毀和馴化他們,才能讓他們明白,來自東方的不是人,而是神使。
是來解救他們,從石器時代一躍進入新文明的神使!
不過三大王朝的精力有限,只能找到合適的目標去攻打。
大秦,老趙一直比較欣賞林川之前所說的亞歷山大,乾脆直接將目標指向馬其頓王國。
讓他們看看,什麼才是真正的威武之師。
而大唐,則是將目標指向了天竺。
大唐一直秉承著遠交近攻的思想,西方洋夷可不能打,還指望他們給自己送錢呢。
這麼相比下來,就只有又沒錢又不聽話的天竺人是最合適的磨礪物件。
剛好可以藉此機會,看看大唐此時的水師實力究竟幾何。
至於大宋,則是將目標往美洲方向探去。
大宋缺的就是人,而當時的美洲人口居多,而且大多都是土著,剛好可以彌補大宋的這個缺陷。
只要給他們一口吃的,教給他們一些基本文明,這些美洲土著就心甘情願的跟著大船來到大宋。
在短短的幾個月時間之後,美奴便成為了大宋最廉價也是最好用的人力資源。
原本因為人口不足一直落後於其他幾大王朝大宋,鐵路和公路的建設終於步入了正軌。
周邊的小國見狀,紛紛上表祈求成為大宋的附屬國。
其他幾個異族,趙匡胤也就答應了。
畢竟有白白往大宋輸送的人力資源,趙匡胤肯定不會放過這划算的買賣。
不過,東瀛和高麗人除外。
東瀛當時處於平安時代,藤原氏壟斷政權,以莊園為經濟基礎,勢力最為強盛。
但這只是表象。
由於地方政治的混亂,導致治安混亂,武士集團強大起來。
因此,東瀛打算效仿當年學大唐一樣,開始不斷往大宋輸送人口,尤其是女性。
他們想採用借種的方式,借來大宋的優良基因輸送至本土。
趙匡胤得知之後,眉毛頓時一橫。
我九州血脈,其實你們想借就能借的?
趙匡胤二話沒說,直接將鐵皮軍艦部隊派往了東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