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楊嗣昌在帶兵出城之後,果真開始出力了。
楊嗣昌先後出了三次兵,均大敗而歸。
這兩次出兵,楊嗣昌都是以多打少,幾萬人去打幾百人幾千人,但卻被打得落荒而逃,毫無還手能力。
而這三番兩次的失利,也讓帶來的京營士兵毫無戰意,有的甚至聽到建奴的戰鼓聲都嚇得瑟瑟發抖。
楊嗣昌簡直都快氣炸了。
這擺了明的就是讓自己送死,建奴的戰鬥力楊嗣昌倒是有心理準備。
但他並沒有想到,這些京營計程車兵居然這麼弱,連建奴的小雜兵都根本打不過。
一個個簡直就是軟腳蝦,平常在京城之中的時候趾高氣昂,遇到敵軍就萎了。
甚至還有些兵不願意聽從楊嗣昌的指令,一門心思居然在想著逃跑。
然而,監軍太監再次帶來了訊息,勒令楊嗣昌繼續出戰,莫要怠慢。
“催,催,催!就知道催!”
“也不看看這些京營計程車兵都是什麼德行!見到敵人腿都軟了,怎麼打仗?”
“這不就是擺明了送死嗎?!”
楊嗣昌終於忍不住了,對著監軍太監一聲爆喝。
這下可把小太監嚇了個不輕:
“哎喲我說楊大人,這話可不能亂說,這要是被皇上聽到了,可是要殺頭的呀!”
楊嗣昌憤憤的道:
“我說的又不是聖上,是這些兵!”
“你又不是不知道,這群京營計程車兵都什麼樣,就算又再好的戰術又能怎麼樣?說他們是兵,都侮辱兵這個字!”
楊嗣昌雖然主和,但只是想著能減少紛爭,在他看來,如今的大明根本無力與建奴對抗。
如今既然接了命令來討伐建奴,楊嗣昌斷然不會敷衍了事。
畢竟在前線,敷衍了事就等於將自己的命拱手送給敵人。
這些建奴可不是什麼善茬,每次對抗上,大明軍隊都被打得節節敗退。
也正是因為如此,楊嗣昌才百般勸朱由儉與建奴議和。
他這幾次出戰每次都進行了周密的部署和計劃,打的都是一些建奴的流兵,可謂是天時地利均佔。
楊嗣昌本身就是想著和建奴打游擊戰,不然的話就靠著軍營的這些沒上過戰場計程車兵,根本就是送死。
然而就是這些軟腳蝦士兵,在幾乎必勝的情況下都還是輸的一敗塗地。
有些士兵還不服氣,屢次找自己麻煩,不願出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