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憑這一點,黎青執就是她的恩人!
“以後我晚上就不幫他扎針了,只早晚給他看兩次,”黎青執道,“人參也不用再給他吃,小孩子吃多了人參不好。”
“好,”柳貴妃再次應下,“多謝黎先生!”
“不用謝。”黎青執道。
這兩天,柳貴妃從黎老根那裡知道了不少黎青執的事情,就連呂慶喜調查到的黎青執的資訊,她也已經全部看過。
這會兒齊安已經脫離危險……柳貴妃跟黎青執聊起來:“黎先生,你的醫術是跟誰學的?”
“是跟一個老先生學的。”黎青執道。
柳貴妃繼續聊起來,聊著聊著,就問起黎青執的來歷:“聽說你是十八歲那年到崇城縣的,以前住在哪裡?”
黎青執遲疑了一會兒,然後道:“我以前住在玉溪府。”
柳貴妃道:“我看過煢獨散人寫的《逃荒錄》,你是逃荒到崇城縣的?”
“是的,當時玉溪府發生水災,我就逃難到了崇城縣。”
柳貴妃看著很溫和,聲音更溫和,和她說話,有種心都安靜下來的感覺。
當然,之前齊安生死未卜的時候,她不是這樣的。
總之,柳貴妃一直都是個能讓人卸下心防,願意跟她多說幾句的人。
再加上黎青執有意說起自己的情況,兩人聊得很好。
原主當初逃難,是給自己偽造了身份的。
為了避免麻煩,他給自己偽造的,就是個父母早逝的身份,那父母還是他杜撰的。
現在……
黎青執道:“我以前一直生活在盂縣,我不知道自己的親生父母是誰,我的養父是個佃農,養母以前是個丫鬟。我養母不能生,他們撿到我之後就將我養大了,我有過目不忘的本事,小時候偷偷在學堂外聽先生講課,認了字……剛到崇城縣的時候,我曾跟人說我是個讀書人,但那之前我其實沒怎麼讀過書……”
黎青執說了很多,說的內容還有完整的邏輯鏈。
比如他到崇城縣之前,就只是認了字,不懂四書五經的意思,因此被人當做學問不好。
比如他的醫術,是逃難途中學的,他有過目不忘的能力,所以學得比較快,可惜教他醫術的大夫死在了逃難途中,他也一直沒機會實踐自己的醫術。
比如他在廟前村買地的錢,是教他醫術的大夫給的。
又比如他認黎老根當爹,是希望能留在廟前村過安穩日子。
黎青執說了很多,但沒說自己曾經被抓去挖石頭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