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幹對黎青執沒什麼好處不說,還會壞了學堂的名聲,甚至影響黎青執的名聲。
即便金葉繡坊需要一些識字的女工女管事……請個女先生去繡坊那邊教她們不就行了?何必在學堂裡教。
黎青執倒是一點不在意外面的流言。
那些流言讓一些原本打算送孩子來他這邊讀書的人打消了念頭……這是好事。
他想招收的,本就是窮苦人家的孩子,甚至是孤兒,他的學堂,可以給這些人一個出路。
那些被家裡人寵愛著的孩子,他們沒必要來他的學堂。
至於他的名聲……他打從一開始就說了,他這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學堂,他確實會教學生認字,但那些學生將來是要為他幹活的!
所以他這學堂,招收的相當於就是學徒。
至於招女生……大戶人家都會用
丫鬟,難不成用了丫鬟,這家人就不正經了?
而那些家裡貧困的人家,他們送女兒到他這裡讀書,總比送女兒去大戶人家當丫鬟好。
事實上,普通百姓,還就是這麼想的。
崇城縣縣城,有些人家生活得不錯,但也有不少日子過得艱難的。
此時,縣城東邊一戶人家。
這家人家裡沒地,平日裡,男人去大戶人家做短工去碼頭扛貨掙錢,女人給人洗衣服掙錢,兩人日子過得特別緊巴。
這會兒,他們就說起黎青執的學堂。
女人道:“聽說那學堂收十歲到十五歲的學生,我想讓老大老二去讀,這樣家裡的日子也能好過些。”
那男人道:“不是說那學堂不好,男人女人一起上課?老大就算了,老二……”
他們家老大是個兒子,老二卻是個姑娘……要是去了那裡讀書,將來會不會嫁不出去?
“金葉繡坊那些穿著光鮮的小姑娘你沒瞧見?老二隻要去讀書,將來就能進金葉繡坊,你不讓她去讀,你想讓她幹什麼?別以為我不知道你娘一直想讓她去王老爺家裡當丫鬟!黎秀才的學堂,怎麼都比王老爺家裡正經!”這女人道。
男人一愣,也覺得有理。
縣城南邊,一個六年前逃荒來到崇城縣,為了活命只能做皮肉生意的女人,又一次對自己的女兒道:“阿月,再等幾天,再等幾天黎秀才那學校就開始招學生了,到時候你就一個人過去,別讓人知道我是你娘,等你到了那裡,就下跪求他,不管怎麼樣,一定要進去讀書。”
“娘……”叫阿月的小姑娘哭起來。
這女人摸了摸自己女兒烏漆嘛黑的臉:“阿月,等進了學堂,你就能把臉洗乾淨了,不,去之前你就把臉洗乾淨。到時候你看看,要是有不錯的男人,就選一個嫁了……娘這邊不用你管,娘好著呢!你跟人說你爹孃都沒了就行。”
六年前剛來崇城縣的時候,她女兒還小,才七八歲。但她已經有意識地藏著女兒了,這些年一直讓女兒穿又破又髒的衣服,還往她臉上抹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