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他為何要跟沈家的船隊同行,自然是為了見見那煢獨散人。
這人將他妹夫寫得這般好,興許是他妹夫的朋友!
他妹妹一共生育了三兒兩女,其中四人確定已經沒了,但他的大外甥女李珠興許還活著。
李家出事後,他大外甥女被夫家趕出家門……她有沒有可能逃去了江南?
黎青執並不知道自己的舅舅,打算南下來找他的姐姐。
他也並不知道,原主在很多人眼裡,已經死得不能再死。
當年原主逃跑之後,那欽差安排了人去抓。
盂縣百姓其實很喜歡李兆這個縣令,而對嘴裡說著要賑災,結果啥也沒幹的
欽差很不滿。
那欽差到處抓捕原主,盂縣百姓便告訴他,說原主被洪水沖走了。
好幾個百姓都說自己看到了原主被沖走,那欽差也就信了,沒有繼續抓捕——李直只是個十七八歲的少年,他並未將之放在心上。
此刻,黎青執正在面試想來他的學堂當先生的人。
這些人裡,有幾個他認識,姚振富就是其中之一。
但大部分人他不認識,此刻這個正對著他大誇特誇的人,他就不認識。
“黎先生,崇城縣往前數幾百年,往後數幾百年,都沒有你這樣聰明的……”二十多歲的瘌痢頭男子一臉諂媚,好話不斷。
第172章 面試
黎青執很早, 就將自己的學堂要招先生的事情對外說了。
他也說了,他的學堂就教學生簡單認個字,所以不要求先生的學問有多好, 也不要求那些先生有功名,只要認識大部分常用字就行。
當然, 他給的工錢也少,一個月只有三貫, 幹得不好還會被辭掉。
不過, 這工錢也不算太差。
以前姚艄公給人撐船,一個月是能掙這麼多的, 但他要撐船還要搬貨, 那錢掙得要多辛苦有多辛苦!
在風吹不著太陽曬不著的地方教教書就有這麼多錢……這在普通人看來,已經非常好了。
崇城縣有很多人想來, 其中就包括黎青執在李秀才那邊讀書時認識的幾個同窗。
一個月三貫的收入足以養家餬口,教書還比在碼頭給人記賬來得體面,那些暫時沒有更好選擇的人,還是很樂意幹這份工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