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宮裡的孩子太小了,沒人知道他長大後是什麼樣子的。
至於晉王……晉王確實有點問題,但除了六年前侵吞賑災銀兩,以及臨湖縣的事情,別的事情他辦得還可以。
“聽說那位郡王人不錯。”方山長道。
張巡撫道:“晉王年少時,也一直被人誇讚,而且……陛下不會同意。”
兩人相視一眼,都有點發愁。
他們陛下是個仁慈的,但他對先皇的皇貴妃,是真的恨!
誰能不恨?皇貴妃當年乾的事情,簡直令人髮指,柳貴妃剛出生的孩子,都被她找人當場給弄死了!
張巡撫他們想得比較多,但大部分讀書人,只是感嘆煢獨散人見多識廣。
已經回到永和府,正跟著自己先生讀書的杜永寧,就一邊讚歎,一邊看書:“沒想到煢獨散人還經歷過玉溪府的水災,幸好他沒出事,不然我就看不到這樣的好書了!”
杜家在省城是有些產業的,所以這書第一時間被送到杜永寧手上。
杜永寧的先生也在看書,聽到杜永寧的話,他道:“這種書還是少看為好,免得被移了性情。”
杜永寧有點不服氣。
他的先生又道:“若非你忘了我的叮囑,何至於院試沒進前十?”
杜永寧的先生是跟杜永寧分析過程學政的,可惜杜永寧沒上心。
杜家跟程學政有來往,杜永寧只要不亂寫,按理怎麼都能拿第二。
要是沒有黎青執,絕對可以拿第一!
他現在也不求別的,只希望來年鄉試,杜永寧別這麼膽大妄為。
杜永寧看書的時候,在江安省,有越來越多的人看到了這書,有些還已經仔仔細細,將書看完。
“當年有許多玉溪府的災民逃到我們江安省,當時我因為官府要出錢安頓這些人而覺得不快,現在想想……他們著實可憐。”
“那李兆也可憐,竟是被滿門抄斬。”
“那個欽差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竟然不將事情查清!”
“我聽人說……當初那欽差是晉王的人。”
……
江安省這邊,人們看過《逃荒錄》和《治水策》之後,少不得可惜一番李兆,京城更是如此。
《逃荒錄》挺長的,一開始,很多人就簡單翻了翻,並未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