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人,您能平安無事,其實跟一本書有關。原本京城的人都在說您公報私仇,結果呂公公拿出一本書,還找了說書先生四處去說……朝中官員和京中百姓因此知道了臨湖縣的情況,都說您是個好官,陛下這才能順利保下您。”
“書?”張知府有些吃驚。
“就是這書,叫《沉冤錄》。”這人從懷裡拿出幾本書交給張知府,然後輕描淡寫地說了一句:“張知府,這書因為是呂公公拿出來的,所以現在很多人覺得您是呂公公的人。”
張知府沒怎麼在意這人後面說的話,他愣愣地盯著面前的書看了一會兒,將之接過開啟。
這書裝訂得很不好,裡面印刷得也不好。
張知府簡單看了看,就發現有字印錯了。
當然錯了字並不影響閱讀,最重要的是……這書是黎青執寫的!
之前黎青執去臨湖縣找他,他親眼看到黎青執在寫這書!
他知道黎青執寫書是想幫他,但他覺得已經來不及了,結果……黎青執竟然把書寫出來了?還印了出來?
見張知府注意力都在書上,來傳話的人鬆了一口氣。
他其實很怕張知府知道自己莫名其妙成了呂公公的人之後,會勃然大怒。
這人道:“張大人,其實您要是早點把這書送去京城,晉王自己就大義滅親了,都不用髒了您的手。”
張知府張張嘴,什麼都沒說。
他不能把寫書的人是黎青執的事情說出來。
讓他早點把書送去京城,那也是不可能的。
要知道,這書裡寫的案子,很多是他審婁家人的時候審出來的,在那之前,不管是他還是黎青執都不知道這些案子。
黎青執從採石場逃出來之後,就回了崇城縣,他對臨湖縣的事情知道的不多,一開始給他寫信告狀,就只寫了採石場。
後來黎青執認識了常瞻,才算是知道了臨湖縣縣城的一些事情,但知道的也不多。
書裡寫得這麼詳細……這是因為常端常瞻還有那些勞工看了他審案子吧!
整整五本書,那麼多字……也不知道黎青執是怎麼寫完,又怎麼送去京城的。
張知府的心情無比複雜,也無比感動。
他很清晰地意識到,自己做對了。
他幫助了那些人,那些人也在回報他。
張知府和京城來的人聊天的時候,方錦娘抱著方繡娘,正哭個不停。
“姐,我沒事,我覺得自己現在挺好的,以後我想怎麼樣,就能怎麼樣。”方繡娘安撫自己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