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挑著各種東西進了屋子,其中光是放在小木格里的鉛字就有很多,一趟都搬不完。
進去之後,黎青執發現朱前送他的房子挺大的,格局跟金葉繡坊相似。
這房子前面可以拿來當鋪子,後面可以住人,房間比金葉繡坊還要多一點,甚至連灶臺都砌好了,就是裡面沒有鍋。
黎青執想去自己家拿兩口鍋過來,但常端拒絕了:“我們路上吃過東西了,明天再吃就行,不著急。”
跟來的那些勞工紛紛贊同。
他們離開臨湖縣的時候準備了一些吃食,已經吃過了。
除常端外,在場還有三十三個勞工,其中二十一個,黎青執都認識。
他離開採石場也就一年而已。
黎青執叫出了他們的名字。
這些勞工吃驚極了:“你是誰?”
“我是小黎。”黎青執笑了笑,開始跟這些人敘舊,同時也把他給張知府寫信的事情說了。
他要快些收服這些人。
原主在採石場的時候本就不討人厭,黎青執這一年又做了很多事情——要不是他,張知府不會去調查採石場,這些勞工也不可能獲救。
這些勞工都很感激黎青執。
“小周,當初我沒力氣,差點被石頭壓到,幸虧有你……”黎青執把記憶裡的事情一樁樁一件件地講出來,更是讓這些勞工無比感動。
黎青執知道,沒有意外的話,他們不會背叛他。
這就很好。
黎青執有很多事情要做,他沒有在這裡久待,走路回了崇城縣。
這個晚上,等金小葉睡著以後,黎青執又寫了很久。
常瞻沒去新碼頭那邊,帶著常翠住在金葉繡坊的客房裡。
因為心緒起伏太大,他一直睡不著,半夜起來的時候,就見黎青執書房的燈還亮著。
黎青執真的很努力,他也要全力以赴才行。
第二天,常端帶著人搖了一艘船到縣城,購買了一大批糧食,接了常瞻,然後就回到新碼頭那邊,帶著那些勞工開始印書。
印書不簡單,但也沒那麼麻煩——常端和常瞻選出鉛字,排好版面,那些勞工就可以開始印了……
這次去京城,常端打算帶著採石場那些勞工的頭領一起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