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青執將自己知道的常端的事情全說了,而常瞻聽著聽著,又哭了。
不過他這次沒有哭出聲,只捏緊拳頭咬緊牙關,任由淚水從兩頰落下。
黎青執繼續往下說。
“當時管事的以為我死了,就把我扔了出去,沒想到我留下了一條命……我也不知道是哪裡來的力氣,一路回了家……”提到原主,黎青執的心情也有點沉重:“你見過我夫人,她是個好人,當時家裡沒什麼錢,但她還是給我請了大夫,幫我治病……”
黎青執知道常瞻的身份,確定常瞻是可信的,也就沒隱瞞自己的來歷:“我是去年夏天逃出來的,之後養了幾個月身體,又設法結交了苟縣令,還給張知府寫了信……張知府已經開始查臨湖縣了,只是因為此事牽扯到晉王,所以不能輕舉妄動。”
這最近的事情,黎青執只簡單說了說。
常瞻這時才含淚問:“我哥還活著?”
“我不知道。”黎青執道:“在採石場,死人太正常了。”原主不就死了?
“我要去救我哥!”常瞻猛地站起身。
黎青執道:“那裡有很多護衛,你怎麼救?”
那可是王府的產業,除了管事,還有一些年輕力壯的私兵看守著他們。
貿然接近壓根救不出人,只會被他們抓去,成為挖石頭的人裡的一員。
甚至就連張知府,都不敢貿然動手。
苟縣令就更不用說了,黎青執壓根沒打算把這件事告訴苟縣令。
苟縣令人不壞,但毫無疑問,他是一個趨利避害的普通人。
讓他去對上一個王爺,他肯定不願意。
黎青執覺得,苟縣令若是知道他的事情,多半會疏遠他。
朱前也一樣,他跟朱前苟縣令的交情,可沒好到他們願意為他得罪大人物的程度。
常瞻面露糾結。
黎青執又道:“我們太渺小了,想要對付臨湖縣那些人,只能依靠張知府。常瞻,苟縣令寫了跟臨湖縣有關的摺子,明天會差人送去府城,到時候我會向他舉薦你,讓你跟著一起去。等到了府城,你去找張知府,幫我辦一件事。”
“什麼事?”常瞻問。
黎青執拿出紙筆,當著常瞻的面開始寫字:“幫我送一封信給張知府。”
黎青執前段時間一直跟著苟縣令。
當時,苟縣令除了給他們講解科舉相關的知識以外,就是幫一些來鳴冤的臨湖縣百姓申冤,至於別的……苟縣令什麼都沒看出來。
苟縣令是去查茶園的,茶園並沒有遭蟲災,但苟縣令看到的茶園產量很少,跟遭蟲災是差不多的情況,所以苟縣令已經打算給張知府寫信,說臨湖縣的茶園確實產量減少,茶農確實生活困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