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洗了頭, 這會兒正用一塊棉布擦頭髮。
這棉布是金小葉剛買的,自從有了收入, 金小葉陸陸續續給家裡添置了一些小東西。
“阿青,你從朱老爺家裡拿回來好多東西,都是什麼?”金小葉好奇地問道。
黎青執道:“是我之前在朱家用的筆墨紙硯,朱老爺都送我了。”
“那應該值不少錢?”金小葉問。
她自從開始划船,接觸的人就越來越多,知道的事情也越來越多。
得知黎青執要在家裡抄書之後,她向徐夫人打聽了一下,然後發現筆墨紙硯的價格非常昂貴。
徐夫人的兒子去李秀才那裡讀書,一年要花十幾兩銀子!
當然徐夫人的兒子已經很節省了,她也是前些日子才知道,隔壁姚振富一年要花五十兩。
“朱老爺給我準備的硯臺和筆墨都是好東西,那些加起來,怕是值十幾兩銀子。”黎青執道。
朱前一心跟他交好,所以多給了幾塊墨幾支筆。
那墨都是好墨,筆也是好筆,大部分學生,也就只有去參加縣試的時候,才捨得用這樣好的筆墨。
“這東西這麼貴?”金小葉都不敢去碰那些東西了。
“讀書很耗費錢財。”黎青執嘆氣。在大齊,讀書的價格相當於現代把孩子送私立學校,一年少則幾萬,多則十幾二十萬,當然也有更貴的,上不封頂。
大齊的普通百姓收入來源非常有限,絕大多數人靠種地養活自己,地還不多,自然供不起孩子讀書。
事實上哪怕是現代,那些只種自家幾畝地的農民,也是沒能力送孩子讀私立學校的。
金小葉深深地撥出一口氣。
“對了小葉,我有東西給你。”黎青執道。
“什麼東西?”金小葉問,然後就見黎青執從他的書箱裡,摸出幾錠沉甸甸的銀子。
上回朱前給黎青執銀票,是怕黎青執拿不動。
但這次他都安排人送黎青執了……他給了黎青執銀子。
這銀子十兩一錠,一共五錠,在昏暗的屋裡並沒有什麼光彩,但金小葉瞧見,卻連呼吸都停滯了。
雖然金小葉已經見過一百兩的銀票了,但銀子比之銀票更有真實感,更讓人喜愛。
“你哪來這麼多錢?”金小葉的聲音有點發顫。
黎青執低聲道:“三十兩是朱老爺給的,我答應幫他修改一下那書,剩下的二十兩是丁老爺給的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