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電影的時代> 第297章提桶跑路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97章提桶跑路 (1 / 7)

科幻片...

一直是國產電影裡很另類的一個分類。

未來十多二十年,不斷有人問:為什麼中國出不了好的科幻片?

很多人說出了各種各樣的原因,不過大部分都說不到點子上。

其實全世界也都一樣。

除了米國之外,也就是毛子一直在拍科幻了,有自己的風格、體系。

這也是上世紀的兩個大國,科技大國。

畢竟科幻片,是科技和想象力的完美融合。

還得要有足夠的市場,無論是本土市場,還是能夠輻射到的海外市場。

科幻大片成本高,沒有足夠的市場根本支撐不起來。

歐洲最先拍科幻片,現在幾乎沒有本土科幻了。

好萊塢大片橫行的時候,也試圖拍科幻大片迎戰,結果一敗塗地,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各個國家的市場完全不夠。

英格蘭、法蘭西,倒是可以輻射英聯邦和西非。

前者還有些市場,後者.......

港片巔峰的時候,也要靠東南亞市場,能夠輻射到東南亞各國,彌補了市場不足的問題。

可也無法支撐大製作電影。

作為科幻發源地的法蘭西,要是有個五億人口,那肯定不缺科幻片。

當然,真要是有五億人,投降都能晚一點了。

就是五億頭豬,隔壁鄰居也得抓上三五個月的。

科幻大片的核心就是:科技和市場。

缺一不可!

北毛子其實也是勉強支撐,市場也小。

整個毛子聯邦,一億多人口,過去十年票房最高的確是《終結者3》1200萬美元。

毛子就喜歡看這種暴力動作片。

也就只有這麼一部破千萬美元的電影,市場還不如現在的中國。

再過20年,票房最高的也只是《阿凡達》的6000萬美元左右。

市場這麼小,也拍出了太空三部曲,《太空救援》甚至有一些人認為比《地心引力》更好...只是有人這麼說。

確實猛,太空中掄大錘修飛船,不愧是戰鬥民族。

當然,成本低,十多年後這部太空科幻也只要1400萬美元。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