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鬼,唐言又要搞諜戰片了?”
“臥槽,剛搞完抗戰,又搞諜戰,這是要把冷門型別都拍一遍嗎?”
“國內好像沒有諜戰片吧,其實我挺喜歡《諜影重重》、《爹中爹》這種特工片的。”
“八十年代倒是有很多諜戰片,《保密局的槍聲》、《405謀殺案》票房都過億了,九十年代之後好像沒看過諜戰片了,沒想到國內竟然還有這個型別。”
“媽耶,《亮劍》是正面戰場,這什麼《風聲》又是敵後戰場,這是跟抗戰槓上了?”
“諜戰片有什麼好看的,除非拍成《碟中諜》那樣的,不過我們的特工不會這麼花裡胡哨吧。”
“不好說啊,特工肯定是潛伏在敵人內部,不管是果黨還是汪偽,那可是一片奢靡,形象肯定不一樣。”
“管他呢,內地之前不也沒有好的動作片和科幻片,《颶風營救》、《原始碼》不一樣好看,相信唐言就完事了。”
“諜戰片不要拍的太主旋律就好了,一定要刺激一點,燒腦一點!”
“期待一波,加上《颶風營救》的續集,明年唐言又有兩部片子了。”
“致敬不為人知的地下工作者,諜戰片沒人拍,都沒人知道他們的犧牲了!”
......
透過電視臺的節目,新片《風聲》的訊息,也傳出去了。
觀眾們自然是滿滿的期待,哪怕諜戰片這個冷門到不能再冷門的分類。
不過,懷疑的聲音也不是沒有。
很正常,那麼多觀眾,總會有不喜歡看唐言之前監製的電影。
同一部電影,出自不同的人之手,大眾的反應都會不一樣。
《風聲》也開始準備了,劇本的大框架也定下來。
不考慮往那邊靠了,文字和畫面,是兩個東西,有時候寫書本上的故事好看,拍出來不一定好。
很多東西畫面無法呈現的,尤其是內心戲,特別多的內心戲。
總不能學網劇《萬萬沒想到》,火焰拳直接在兩個拳頭上打上“火焰特效”四個字,畫一團火上去。
搞笑是搞笑,但是你放大銀幕上試試?
電影票是要錢買的!
電影,也是視、聽語言,用眼睛看,用耳朵聽。
而且,原著更像是懸疑推理。
主體還是以原版電影為主,給李寧玉這個汪偽機要人員,加了個軍統臥底特工的身份。
諜戰片,不可能無視掉軍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