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第一代太空食品是糊糊之類的,裝牙膏裡,要吃的話就擠一擠。
不知道以前的航天員,回地球之後,會不會在某天早上刷牙的時候,習慣性把牙膏對嘴裡擠。
第二代是一口吞食品,因為太空食品不能有碎屑,防止被吸進肺裡。
不過63年米國有一個航天員在太空中唸叨著,要是有個牛肉三明治就完美了。
結果旁邊的隊友居然真就掏出一個,堪稱航天界多啦A夢,讓地面航天局專家一臉懵逼,不知道這貨是怎麼把三明治帶上去的。
自由嘛,自由會寫吧。
帶點東西是個人自由,零元購也是自由。
再然後下一代航天影片是脫水、複合食品,八十年代也有了太空廚房。
即將上天的神舟五號,楊力偉就在太空中吃到了中餐。
火星基地的條件當然要比太空中的航天飛船強了,主食、副食、即食、飲品、調味品以及各種功能食品一應俱全。
滯留下來的張毅,經過了幾天孤獨的日子之後,突然把所有食物搬出來。
不是在數數、規劃,而且全部攤開,挑挑揀揀,並且一次性開了土豆燒牛肉、魚香肉絲、醬香油麥菜,還有個金槍魚。
這是主菜,還有湯、水果、飲料、巧克力、餅乾。
吃頓好的!
張毅就這麼坐在桌上,微微低著頭,面無表情用力一口一口地吃著飯。
依然是沒有吭聲,只能聽到咀嚼食物的聲音。
如果這是一條吃播短影片,此時吐槽吧唧嘴不文明的彈幕應該已經刷屏了。
再堅強的人也有柔弱的一面,在夜晚一個人在基地吃著食物的時候,他也會有孤獨、無奈,甚至是絕望的一面。
可現狀已經是這個樣子,如果自己都消極的話,那他在火星呆不了幾天就會先崩潰的。
男主角的人設充滿了智慧,不論生理還是心理都非常強大的男人,知道自己不能亂,所以只能透過這種方式,作為發洩,吃到吃不下還在吃。
“我還是覺得,人物太平了,他的內心狀態沒有表達出來。”
看著監視器上有些壓抑的畫面,江文又開口了。
唐言搖搖頭,不吭聲。
“航天員也是人,是人就會有情緒。”江文又說。
唐言依然不說話。
不搭理自己...江文張了張嘴,大感無趣。
“是人都會拉屎,要不要把他上廁所也拍下來?”
這回唐言倒是回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