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新聞人,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的輿論風向,都是很清楚的。
航天工程,對現代來說,對國家的代表意義太大了。
和航天相關的電影,在這個關鍵時刻,也不是一部電影而已。
唐言也知道,看了下國內外的新聞,米國航天界拽的要死,放話出來,說沒有他們這個全球航天霸主的支援,華國航天夢不可能實現。
法蘭西、英吉利,甚至亞洲的幾個鄰居都一副你不行的樣子。
電影雖然只是電影,但也不僅僅是電影。
這可不像《魔都堡壘》,只是關上了剛剛開啟的國產科幻大門那麼簡單。
《火星救援》是太空片,而且是華國宇航員登上火星的故事。
在神五上天之後,如果拍的很垃圾,到時候指不定有什麼聲音。
別說國外,就是國內,本來振奮人心的時候,你搞個大爛片出來,那得被罵死。
這可是第一次發射載人航天飛船,但凡第一次,意義就不一樣。
沒有十足的把握,唐言也不會做這個片子。
當下,唐言就把自己具體的計劃,和幾位領導說了一下。
申請銀河四號超級計算機。
要呼叫所有制片廠所有頂級美術、雕刻、道具師傅。
航天局提供全部技術支撐。
中建公司的協助。
......
唐言每說一樣,幾位領導眉頭就緊一分。
調動所有制片廠的人力,這個好辦,可是其他幾點,並不簡單啊。
“必須要超級計算機?”
徐領導問道,雖然他不瞭解這個,不過超算一直是給國家單位用的,很緊張。
“領導,《火星救援》特效最重要的就是後期渲染,太花時間了,我們的華龍數字沒有足夠的計算機做渲染。”
渲染,就是耗時間,時間比技術重要。
超級計算機就是減少了運算的時間,未來的《流浪地球》能夠拍好,製作週期也不長,就是用了雲渲染。
本來有500個鏡頭的是要給南棒公司做的,結果人家說:幾年後就能取貨思密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