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導知道歷史上華工的遭遇嗎?”
聽著吳雨森說了一大堆,唐言只問了一句話。
歷史?
年輕人談歷史...吳雨森對唐言的口氣有些不爽,不過還是點頭道:“當然知道。”
“那吳導會拍出真實的華工處境?”
“當然。”
“包括華工的非人生活,是最下賤的四等人,生活的還不如奴隸?”
當然不能拍了,把米國人拍成大惡人,還還給誰看...吳雨森搖搖頭:“這...那都是個例,被拐賣的,大部分華工只是僱工。”
“個例?”
唐言笑了:“《華工出國史料》吳導看過嗎,裡面記載過這樣一件事,有漁民用華工的身體作為誘餌,至於把人當牲畜使用,已經是很正常的事了,米國中西大鐵路每一根枕木下都埋葬著一具屍體,不是開玩笑的。”
這...眾人眉頭一皺。
吳雨森辯解道:“我在米國看過很多資料,大部分華工都是契約工人,有薪水,有自由,契約期限到了之後,可以隨時離開。”
“米國的資料,這根日笨人歷史書上的抗日戰爭有什麼區別,既然吳導在米國呆了很多年,那一定知道PH法案吧,那就是在修完中西大鐵路頒佈的,直到1943年才廢除。”
唐言嗤笑不已,沒有給他說話的機會:“吳導既然要把華工拍成普通的工人,為了修建米國鐵路任勞任怨,還什麼感人的故事,難道要來一場資本家和工人的魚水情嗎?
但凡瞭解那段歷史的都知道,絕大部分人都是被騙、被拐賣去的,即便有自願去工作的,到了地方也面臨的是非人的待遇,這跟抗戰時期日笨人強徵老百姓修築工事,然後你拍一部老百姓費心費力幫日笨人幹活的電影?
華工要戰勝的不是什麼自然環境,從來都只有那些奴役他們的外國人,如果這點都不知道的話,我建議吳導還是先學學歷史吧!”
一連串的質問,讓在場所有人都有些始料不及。
和唐言打過交道的王家兄弟和於東他們,更是都快不認識唐言了。
印象中,唐言是個很好說話的人啊?
張一謀、程凱歌他們此時也大致明白了,吳雨森的那個華工電影,恐怕和他們想的有些出入。
估計就跟馮曉剛的《大腕》,為了討好西方人一樣。
同時也有些佩服唐言了,到底是年輕人啊,能為此去招惹吳雨森。
吳雨森臉色也青一片紅一片,竟然當眾被一個年輕人給教育了。
他當然聽說過華工的那些遭遇,但是米國很多資料並非如此,而且拍電影給米國人看,肯定要向著米國人這邊。
就在氣氛有些尷尬的時候,釣魚臺國賓館的人也來詢問,宴會是否可以開始了。
“開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