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電影的時代> 第120章悔不該不聽唐言的啊!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20章悔不該不聽唐言的啊! (5 / 6)

“其實也沒辦法,就幾個小時的時間了,魔都上千萬人的生命,萬一男主角接受不了自己犧牲的事,崩潰了怎麼辦。”

“還好男主角發現端倪之後,還是告訴了真相,沒有一直瞞下去。”

......

未來可能發生的間諜戰爭,以及關於國家大義這一塊,之前只是觀眾討論的一部分。

畢竟篇幅都侷限在這個爆炸案裡,延伸的東西全靠想象。

這次被媒體延伸出來,這個話題一下子又重新引起了廣泛的關注。

不管是網路上還是現實中。

在《大腕》席捲全國的時候,也多少穩定了《原始碼》的票房。

《大腕》倒是繼續大賣,星期六票房突破了500萬大關。

比原本的票房要高出一截,很大程度上是《原始碼》把市場帶火了,《大腕》本身就是名氣特別大的大火電影,也帶動了票房。

單日破500萬,王宗軍和馮曉剛他們,都精神大震。

同時,《原始碼》只是保持穩定的票房,沒有反彈,鬆了口氣。

可是緊接著,京城青年報的一篇影評,卻讓他們不淡定了。

“馮曉剛為了迎合西方觀眾,背離了“市民喜劇”!”

這是青年報的標題,有些驚悚。

卻不是標題黨,內容就是標題的擴充。

“眾所周知,馮曉剛導演的喜劇作品,都帶著濃濃的平明主義、百姓情節,屬於極富特點的市民喜劇,而馮導也屢次表示,自己就是接地氣,為廣大老百姓拍可以逗他們開心大笑的電影。

可是,在《大腕》中,馮導捨棄了自己最擅長的東西,國人愛看的諷刺,放棄對米國白人中產階級泰勒的調侃,使得他的作品裡,第一次有這麼光偉正的主角存在,比葛憂這個主角都更像是主角。

沒有相互取笑、算計、折磨、拆臺、挖苦,全片無法以喜劇串聯,只能靠段子、包袱去堆砌。

起初我本以為這是馮導的一次新的嘗試,可是卻發現並非如此,蓋因為《大腕》的最大投資方為哥倫比亞,之前馮導也意氣風發地表示電影將在全球發行的。

而好萊塢和西方都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中產階級白人主角,通常都是正面人物。

我不願意相信馮導會為了迎合西方觀眾,而設定了這麼一個光偉正的中產階級白人主角,但是我無法說服自己。

或許我們無法在馮導的電影裡,看到華國人在米國教米國警察“趴下”“少廢話”“老實點”這些中文,類似的情節了。”

......

文章全部都是真實的,泰勒的角色設定不是馮曉剛為了創新,就是哥倫比亞要求的。

哥倫比亞砸了2000萬,就是為了海外市場。

而馮曉剛在內地無敵了,也想走出國門。

這篇文章一出,立馬就讓很多觀眾有種恍然大悟的感覺。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