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行業進入商業時代的第一代電影發行人,於東在電影發行上的能力,堪稱天才。
從電影學院製片管理系進入北影廠之後,於東就一直在跑發行。
那時候還是統購統銷的時代,製片方電影拍出來了,要賣複製。
沒錯,不參與分成的,賣多少個複製就拿多少錢,票房跟製片方無關。
一個複製賣1.05萬,全國賣10個複製就收入10.5萬,賣100個就收入105萬。
就跟推銷員一樣,全國各地跑。
有的好賣,不過大部分片子都難賣。
94年北影廠的一部帶有戀父色彩的文藝片《與往事幹杯》,全國跑了幾個月,只賣出去一個複製。
於東不甘心,就拿了一個複製,去太源和一家不到100座的小影院談好了包場。
整整兩個月,一天24小時重複放映這部文藝電影。
於東也在那家電影院住了兩個月,最後足足賣到了四十多萬票房。
一個小電影院,一部文藝片,兩個月賣了四十多萬票房。
此舉開創了發行行業的先河,全國各地也開始有學有樣。
於東仕途也一帆風順,成了北影最年輕的副科長。
不過好景不長,中影集團的組建,讓北影廠撤消了宣發處,自然下面的發行科也裁撤了,全部交給中影發行。
丟了官的於東開始下海,也戀愛結婚。
妻子張麗璐是金陵電影公司發行經理的女兒,家境也挺好的,他們現在住的房子都是張麗璐買的。
家庭美滿,事業也順利,尤其是拿到發行牌照的第一仗,《我的兄弟姐妹》收穫兩千萬票房!
這也是意外驚喜,本來被《荒島奇幻之旅》影響,票房大幅度下滑,可是沒想到在三線城市竟然擁有非常大的市場,最終突破兩千萬大關。
將一部200萬成本,新人導演的電影《我的兄弟姐妹》,發行到了2000萬票房,於東也打算開始找唐言談談合作了。
不過,就在於東打算出門的時候,妻子張麗璐卻含住了他。
“你還要去找那個唐言嗎?”
張麗璐是不想於東去求人的,找唐言合作專案,就不能繞過中影。
於東之前說,哪怕是在韓三坪面前賣慘哭一會,也在所不惜。
雖然不會那麼嚴重,可張麗璐還是不希望丈夫這麼低聲下氣。
創業初期,張麗璐可以陪著於東帶著複製坐車全國滿地跑,去挨個個笑臉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