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碼》的劇組駐地也在北影廠,反正北影廠足夠大,而且負責電影特效的華龍數字也在這裡。
三軍未動,糧草先行,對於一部需要特效的電影來說,特效基本上和電影是同步進行的。
唐言和林朝賢,正在華龍數字和雷震雨談拍攝方案。
一般是劇組確定了拍攝方案,特效公司出製作方案,用模型還是CG,或者都用。
然後開始做各種涉及,經過好幾道流程,才開始製作特效。
不過,拍攝方案的話,也要商量著來,畢竟特效戲的重點在特效,做特效的也是特效公司。
雷震雨建議道:“從成本上來說,我建議以模型為主,畢竟國內和好萊塢不一樣,我們這邊人工更便宜。”
“那就按雷總說的,聽專業人士的。”
唐言點點頭,看向林朝賢。
“在香江拍爆破戲,也很少用CG。”
林朝賢也沒意見,他自己拍爆破戲,都是用物理特效,而非數字特效。
確定了拍攝方案,接下來就是討論方法了。
其實也沒什麼好討論的,就那麼些爆破戲。
整個火車一節節爆炸,用模型,大部分外部爆破,也都是以模型為主,CG輔助。
車廂內部也一樣,其實國內數字特效用的都很少。
不光現在,哪怕十年後,能用物理特效就少用數字特效,跟好萊塢相反。
歸根結底就是國內人工便宜,有足夠的人和時間來做模型,反覆實驗。
張一謀未來拍《金陵十三釵》的時候,就專門派了人,在片場外景到處砸窗戶搞破壞。
就是字面意思的砸窗戶,來尋找所謂的戰爭“真實感”。
另外也就是工藝人才和熟練的技師,國內並不缺,各大電影廠多的是沒活幹的。
跟好萊塢正好相反,他們他們有手藝的師傅,工資都是天價,比數字特效貴多了。
不過,單純的物理特效,也是不行的,還是要CG輔助。
......
確定好方案,就從華龍數字離開了。
《原始碼》算是正式啟動了,劇組直接從北影廠組,都是現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