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爽歸不爽,唐言還是沒吭聲。
只能表現的有些憋屈,好像礙於對方是前輩,不敢反駁。
我太委屈了,只能把眼淚往肚裡咽!
見石槺在欺負年輕人,又開始講起大道理來,王宗磊怕又扯回去,也出來打圓場。
“怎麼又繞回來了,這樣,唐言你說說這個暗示和隱喻什麼的,怎麼弄?”
唐言接著講自己的意見:“就像石槺老師說的,金錢在無時無刻影響每一個人,或者也可以把金錢指代某些東西。
比如文化、資本,劇本里那個兒皇帝打著哈欠喝可樂,皇權的象徵兒皇帝,都被代表文化和資本的可樂所俘,這就是電影要表達的諷刺。
我覺得可以再加深一下,在電影最後再加一個兒皇帝喝著可樂打哈欠的鏡頭,然後鏡頭慢慢拉遠,宮門關閉......”
“妙啊!”
唐言還沒說完,石槺就忍不住一拍大腿,臉上的興奮之色溢於言表。
“城門關上了,可是就能拒絕金錢、資本對人的侵蝕嗎?
這一段可以加進去,即便我們自己的意願很抗拒,可是終究抵不過那雙無形的手!”
“然後呢,唐言你繼續說,要怎麼更深入地批判?”
石槺倒是對唐言刮目相看了,沒想到一個剛畢業的小年輕,能如此的見識。
能讓和馮曉剛爭了半天的石槺這麼大反應,也讓王家兄弟、陳國福他們都側目不已。
就連韓總,看向唐言的目光都多了一絲欣賞。
可是接下來怎麼批判...
唐言有些尷尬:“到了這一步,剩下的還是讓觀眾去思考比較合適,畢竟不是所有觀眾都想看的,有些衝著喜劇的觀眾,看不出來,不去思考,也不影響讓他們笑一笑。
而另一部分對電影有更高要求的觀眾,自然能從這些暗示裡看到我們想要表達的東西,他們自己會去思考。
這樣既能夠滿足不同觀眾的需求,也不影響它的娛樂性。”
石槺大失所望,還是撓癢癢。
他想要的是把所有要表達的東西,血淋淋地剝開,放在觀眾面前,而不是流於表面。
不過馮曉剛確對唐言的意見很滿意,這幾年他的馮氏喜劇大賣,也受到了主流電影圈的抨擊和謾罵。
在做喜劇的同時,馮曉剛也想要把內容做的更深刻,得到主流電影圈的認可。
可是,又不能向石槺的劇本那樣,那就偏離了自己的本質。
錢也要,內涵也要,可是隻能選一個的話,馮曉剛還是要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