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118 (3 / 7)

“一段時間不見,蘇姐越發有氣質了!”

“景色真美啊,跟油畫似的。”

“菊花能開這麼大!還沒見過這麼好看的菊花。”

“在哪裡?”

“不是W市的菊展吧?我今天剛去,沒見到照片上的景色。”

“蘇姐推薦一下,咱們也想去逛逛。”

……

照片一發,一下子刷屏幾十條訊息,全都是問地點的。

她們這些跳廣場舞的人大多已經退休,平時跳跳舞、出去玩一玩,菊展又是W市的傳統,本地人基本每年都去看。

所以很多人知道菊展的訊息,也很關注。

於是群裡一下子熱鬧起來,連群主都親自詢問,讓姚母內心得到了極大滿足。

她回覆:“我們一家二口早上去了森林公園的菊展,發現人那裡實在太多。一看時間還早,就去了花間集植物園,這裡的菊花館新開的,風景很美。”

看著大家激烈的反響,姚母意猶未盡,又發了一條朋友圈才作罷。

這種分享的感覺確實不錯。

雖然是第一次來花間集植物園,也才逛了一個景點,但她感覺自己已經喜歡上了這裡。

“走吧,我們繼續逛。”姚母率先起身,對之後的景色越發期待。

*

從岸邊返回,沿著木橋下來的大道向前,他們來到了菊花館的中心區域。

“好多菊花。”

“看中間的花環!”

“菊花塔也很壯觀。”

周圍傳來遊客的討論聲,姚冰一行也看到了這裡的菊花盛景。

兩座5米多高的菊花塔一左一右拔地而起,共有8層,直徑達2.5米,可謂壯觀。

為了保持穩固性,塔身為六角形結構,多為一簇簇小菊,降低重量。

一圈圈菊花圍著塔身不斷向上,構成8層大小不一的花環;有藤本植物纏繞著塔身攀援,宛如游龍,綠意盎然。

自然與人工相結合,體現出精湛的造景技術。

這種菊花塔在菊展中也有展出,只是被大片的菊花花海淹沒,沒有突出獨有的造型。

但在這裡卻十分顯眼,且因為藤本植物的加持更加自然。

兩座菊花塔之間,是由綠色草圈和小朵菊花製作的5個橢圓形菊花大花環,高約23米,寬11.5米,矗立在草坪中央,綠色中點綴著大量金黃與粉白,頂部是垂落的懸崖菊,非常漂亮。

它們從前向後排列,一個比一個小,站在前方,好似即將進入菊花構成的隧道。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