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與大熊貓、華南虎、滇金絲猴齊名的國寶,被譽為“水中活化石”“鳥中大熊貓”。①
中華秋沙鴨的數量極其稀少,上個世紀末全球僅存不足1000只,極度瀕危;經過多年的保護,目前的數量大約在2500只左右。
相關部門極為重視,每次發現都會被重點記錄,並上報給國家林業局和野生動物保護部門,採取相應的保護措施。
如今,中華秋沙鴨在W市被發現,是多麼振奮人心的事情!
這麼多年來從未有過相關記錄,沒想到今天在花間集得以一見。
曹主任的手都有點不穩,好在將它們成功拍攝了下來。
這次只是初步確認,為了保證資訊的真實和準確,他們需要多次、反覆確認,拿到足夠多的資料進行上報。
畢竟這是個大事。
是今年所有工作中,最為重要的一件!
由於兩隻‘國寶鴨’距離太遠,葉晗沒有觀測到,但她看到了曹主任拍到的照片。
是一對,頭部的顏色不一樣。
雄鳥頭頸為黑色,雌鳥為棕褐色,最為突出的是它們頭頂的羽冠,很長。
元主任也跟著湊近:“這是中華秋沙鴨的特有標誌,雙冠羽,形如鳳頭。”
兩簇羽冠在葉晗看來有種洗剪吹後的蓬鬆感,很有特點。
有點可愛。
元主任:“還有一個辨認方法,你看這裡,它們腹部上方的羽毛具有黑色鱗紋。如同“祥
  雲”圖案,具有極好的寓意。”
葉晗點頭,這些特徵確實在其它鳥類身上看不到。
足以證明它的特別。
中華秋沙鴨是大型鴨類,體長可達60公分。
據說飛行能力和潛水能力都很強,警惕性也不弱,然而棲息地的破壞依然讓它們成為了瀕危動物。
好在,國家相關部門在兩個繁殖區均設立了自然保護區,對越冬區域同樣進行保護,研究它們的生活習性,幫助繁衍,如今數量正在恢復。
*
中華秋沙鴨的發現讓一行人精神振奮。
那種感覺就像買彩票中了大獎一樣,興奮感從內而外的不斷蔓延。
對於他們鳥類觀測站的人而言,再沒有比發現珍惜瀕危鳥類再激動人心的了。
曹主任當即決定,帶幾個觀察員繞到水杉林的後方觀察,持續記錄資料。
元主任三人則與葉晗一起,繼續觀測湖心島的野生鳥類。
一上午的時間過去,他們觀測到的鳥類數量已超過50種,規模超過500只。
其中包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秋沙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