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都是你畫的?”陶曉晴一眼就看到了左側‘唐晶晶’的署名,目露震驚:“你什麼時候這麼厲害了?”
雖然筆畫和色彩簡單,但描繪和創作是兩碼事。
而且這一看就是大師的作品吧,寥寥幾筆便勾畫出了植物的形態,栩栩如生。
可為什麼署名是唐晶晶?
“是我畫的。不過很簡單,螢幕上有光點,手指跟著它移動就行了。”唐晶晶眉眼帶笑:“每個人都有這樣的作品,還有作品集。”
陶曉晴愣了一下。
每個人都有。
這也太棒了吧。
擁有一幅屬於自己的作品,對於普通人來說吸引力十足。
自己在本子上寫寫畫畫不夠鄭重,也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畫作。
但以插畫的形式進行署名,然後一起存放於相簿之中,便有了極強的儀式感和滿足感。
我的老天,花間集怎麼會有這麼多的奇思妙想。
明天必須體驗一下。
*
科普館第一天閉館後,花間集的留言區一片火熱,都在感慨今日的奇妙之旅。
“誰懂,剛來到序廳就被震撼到了,6000多年的古銀杏和5000多年軒轅柏,古木參天、枝幹濃密到看不到頂,不愧是生命之樹!”
“我也是,哈哈。我和我媽一起過來,我說這兩棵樹是假的,她根本不信(笑哭,太逼
  真了。”
“攝影廳的景色也非常逼真,明知道是假的也不敢從王蓮葉子上下來。”
“對對對,我都是站在最中心,唯恐掉水裡,23333。”
“看到圓盾豬籠草的時候才真的驚到我,彷彿一瞬間就去了婆羅洲的原生態環境,嘗試著伸手,居然真的摸到了籠子!
有沒有哪個大佬解釋一下,這到底怎麼做到的?”
“應該是一種感官模擬,元宇宙概念體,需要極高的精度和靈敏度,目前仍在研發之中。”
“臥槽,這麼牛!反正我在其他地方沒見過。”
“沒見過+1”
“不止這個,好多科技我都沒見過,這次真是長見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