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47 (2 / 7)

其實在當初規劃荒地的時候,W04便根

據資料庫中的資訊進行了掃描設定,打造出茶樹適合生長的環境。

四周皆為三面環山、中間凹陷的丘陵地形,土壤調整為弱酸性,有機質含量較高,土壤層深度為0.81米,地下排水性良好。

加上W市本就光照充足、氣候溫和、雨量充沛,適合茶樹生長,又有灌溉系統和植物營養液的作用,如此一來,所有條件齊備,茶樹們自然喜歡這樣的環境,長勢極佳。

10根母樹扦插的茶樹苗苗也在準備好的苗床上茁壯生長著。

它們栽種在微酸性的沙土中,上面鋪了7厘米厚的細紅壤作為扦插土,細密又肥沃;頭頂搭了遮陽棚,遮光率為60%,避免光線過強,可謂十足的精心。

在培育期間,茶樹苗苗對於水分和基肥的需要較高。

葉晗每天早上用較低濃度的植物營養液噴溼,保持溼度和充足的養分,聽著滋滋的吸水聲,能感受到它們在努力地長大。

等到明年開春天氣暖和之後,就能將它們統一移栽到茶田中,成為一年生的茶樹。

將所有茶樹安置好之後,龔老闆又來了兩次。

第一次是再次確認與核對數量,同時傳授一些關於茶樹養護的經驗。

葉晗聽得很認真,將要點一一記下,準備過段時間便聘請經驗豐富的茶農來管理。

第二次過來是為了檢查茶樹的存活率,確認是否補苗。

按照合同約定,若是茶樹在移栽過程中因一些原因無法成活,龔老闆需及時補足。

人工培育的茶樹不像野生古茶樹那樣紮根較深,它們的根系不夠發達,加上水土環境的變化,移栽時肯定會有損耗,這是不可避免的。

所以龔老闆在運輸過程中多挖了1000棵茶樹作為補充,隨著5萬棵一起運送至花間集。

如果數量依然不夠,龔老闆預計再移栽一些過來。

200多萬的大單,葉晗當時沒有壓價,籤合同也非常爽快,他自然要做好售後服務。

然而等他來到茶園後,意外地發現這些茶樹居然全活了。

尤其是多出的1000棵,因30畝的茶園已規劃完畢,這部分茶樹便選擇了單行種植,移栽於最後的壟坡上,十分顯眼。

龔老闆看著這排茶樹,聲音中帶著幾分不可思議:“存活率難道——”

葉晗笑著道:“接近100%,基本存活下來。”

她也不好說一棵都未損傷,這樣模稜兩可為好。

龔老闆看著一排排濃密的茶樹,從密度和叢距來看沒有缺失的痕跡,足以證明存活率極高。

而更令他驚訝的是,這才剛移栽過來一週,這些茶樹的狀態卻明顯變得不一樣,有小部分甚至長出了新的枝條。

比他茶園中的茶樹狀態都要好。

葉子翠綠,分枝粗壯,帶著一股生機勃勃之感。

風過,一股清新的茶香在周圍蔓延,令人聞之心情放鬆,心曠神怡。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