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30 (2 / 8)

思及此,葉晗打算使用WO4的第二種設計模式——腦電波模式。

根據腦電波所產生的磁場,生成她腦海中任何想要的設計。

另一種形式的‘心想事成’。

建設玻璃花房的時候,她選擇的是第一種‘自編譯模式’,這種模式還從未嘗試過。

說實話,她其實對此有一點好奇。

葉晗回到宿舍,拿出筆開始在白紙上規劃起來。

2000多平的展覽溫室,面積很大,植物眾多,不可能一次填滿,目前她準備打造的有:

1、‘曇花一現’觀賞區。

目前有130多盆曇花,數量足夠,也是接下來遊客觀賞的重點。

2、珍貴蘭花觀賞區。

目前只有5株,但物以稀為貴,日常生活中,很少有人能看到這種產自非洲的彗星蘭,更不要說是尚未面世的新品種。

起碼在W市是獨一份。

葉晗以後準備將一些不太常見的蘭花慢慢引入到這個區域,打造獨一無二的珍貴蘭花區。

當然,這個過程可能要持續好幾年。

3、睡蓮池。

新引進的兩種睡蓮合計150株,葉晗打算設計成一大一小兩個睡蓮池,分佈在溫室前後,方便遊客欣賞。

如果能培養出罕見的雙色睡蓮,那將是十分獨特的水景。

目前的觀賞區就這三個。

葉晗粗略估算了一下,這三個區最多隻能佔到展館面積的三分之一。

加上搭配的其他蕨類、草本植物、造景的山石等等,大約一半左右。

前期來看,也足夠了。

畢竟展覽溫室面積太大,相當於一座小型公園,裡面至少能容納30005000株植物,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補足的。

這方面沒有什麼問題。

然而除了觀賞區的規劃之外,佈景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展覽溫室,相當於為植物構建了一座單獨的生態園。

其中不乏珍稀植物,要儘量讓植物與環境融為一體,打造更貼近自然的生態環境。

這樣一來,內部的各色山石、流水、假山、瀑布等必不可少,土壤肥沃,光照、溫度、溼度等自動調控系統也要配套齊全,共同打造適合植物生存的環境。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