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晌, 她說道:“如果要隨軍,我是要帶你和寶山、寶花一起去的,咱們一家都要整整齊齊地在一起。”
黑暗中, 陳艾芳的聲音很輕, 卻很堅定。
在她心裡,除了丈夫和她生的兩個孩子外,由她照顧著養大的小姑子——丈夫的妹妹, 也是她的家人,同樣重要的存在。
這些年, 為了顧夷嘉,她心甘情願地留在公社,守著她和孩子們。
這樣的日子,在日積月累中,或許會有人覺得她肯定會生出怨恨, 埋怨病弱的小姑子拖累自己,明明已經擁有隨軍的資格, 可以帶孩子和丈夫團聚,卻要為了小姑子推掉這樣的機會。
但陳艾芳真的沒有。
當年和顧明城結婚時,顧明城就明明白白地和她說明和自己結婚的原因,她從顧明城那裡得到了太多的東西,也願意幫丈夫照顧他的妹妹,將之當成自己的親妹妹一樣地照顧。
感情是需要雙方付出的, 顧明城已經將他所能給予的、最好的一切都給了她。
她自然也願意為了他, 接受不好的一面。
不能只享受他所給予的好處, 卻不接受需要揹負的責任, 哪裡有這樣的道理?
陳艾芳心裡分得清,所以對病弱的小姑子, 她從來沒有怨恨、遷怒或者不耐煩,反而十分憐惜這個從小就體弱多病的孩子。
身體病弱並不是她想要的,也不是她想要拖累他們,成為家人的負擔。
這孩子已經在努力地用自己的方式,為她減輕負擔了。
陳艾芳覺得,如果可以選擇,小姑子寧願擁有一副健康的身體,也不要這張漂亮的臉蛋吧。
人越是沒有什麼,越是渴望什麼。
顧夷嘉的嘴角翹了翹,“那我努力養好身體,到時候和嫂子你一起去隨軍找我哥。”
她在心裡琢磨著,再養兩三個月左右,應該就可以了。
到時候,正好是秋天,天氣也不像現在這般悶熱,如果是坐火車,也不至於悶得難受。
陳艾芳不知道她在想什麼,笑著應了一聲,“行,嘉嘉好好養身體。”
很顯然,她並沒有將顧夷嘉的話放在心上。
或者說她並不覺得,以顧夷嘉的身體,是短時間內能養好的,她甚至已經做好心理準備,可能會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她和孩子們都會留在在南山公社。
翌日一早,屋子裡的人陸續醒來。
顧夷嘉睡得並不好,屋子裡的人稍有動靜,她也跟著醒了。
休息不好,整個人看起來渾渾噩噩的,臉色也是白慘慘的,披著頭髮坐在那兒,就算是頂著一張天仙似的臉,也嚇得人夠嗆。
“小姑姑,你沒睡好嗎?”寶花擔心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