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又問這兩人,“你們也是軍嫂吧?你們長得這麼漂亮,能娶到你們的男同志可真是有福氣。”
眾人聽後,跟著誇道:“可不是,咱們嘉嘉是個好孩子,漂亮又能幹,封團長娶了她,確實很有福氣。”
“是的……”
馬大娘聽得眼皮一跳,驚訝地看向顧夷嘉,她居然嫁的是團長?
很快她心裡又有些憐憫,能當上團長的,估計年紀已經很大了吧,不知道是一婚還是二婚的。再看顧夷嘉,那臉嫩著,不知道有二十歲了嗎?這麼年輕就嫁了團長,不會是貪慕虛榮,特地嫁給個老男人,給人當後媽的吧?
不怪馬大娘這麼想,因為他們附近的村子就有這樣的例子。
對方也是個團長,但已經三十多歲,媳婦難產死了,留下五個孩子,想要找個新媳婦照顧孩子,便在村裡找。
雖然那團長的年紀大,又有五個孩子,但因為他是團長,出的採禮高,還是有不少家裡窮的願意將自家女兒嫁過去當後媽,而且都還是黃花大閨女呢。
這嫁過去就是團長夫人,有不少年輕姑娘都願意嫁的。
她也以為顧夷嘉是這樣的情況。
沒人知道此時馬大娘在想什麼,不過她這態度和和氣氣的,說話也誠懇中聽,倒是讓人覺得她人挺好的。
不過她說的話再好聽,也要看情況。
如果是別的姑娘,聽她這麼說,都不好意思不幫忙,但顧夷嘉和方美怡是例外。
在家屬院的人眼裡,顧夷嘉和方美怡是文化人,文化人素來受人尊敬,覺得她們不幹活也沒什麼。
更不用說,一個是師長女兒,一個是團長夫人,誰有那臉讓她們幫忙幹活啊?
也就是馬大娘初來乍到,沒弄清楚情況,因為護著自己女兒,才會說那些話。
和馬大娘的能伸能屈不同,馬春花耷拉著臉,有些受不了。
她哪裡受過這樣的氣?惱怒地瞪著顧夷嘉兩人,要不是她媽及時拉住她,已經管不住嘴,出聲罵人。
她的脾氣不好,以前在村裡誰給她不痛快就罵。
顧夷嘉懶得理她們,說道:“馬政委家就在那邊,你們往這邊走,先左拐、再右拐,繼續往前走又右拐,然後第三家就是了。”
說著,也不管她們,朝那群老人道別,和方美怡離開了。
馬大娘和馬春花聽得糊裡糊塗的,只聽到左拐右拐的,人都有些懵。
咋拐呢?他們咋去啊?
馬春花見她們就這麼走了,頓時氣不打一處來,怒道:“媽,你看她們,這些城裡來的女同志,果然很壞,瞧不起咱們是農村人!”
就和村子裡的那些知青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