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若嶽馨不死,她也沒有能力去攔下那惡妖。
力量低微,就是如此,隨波逐流,身不由己。
但烏素不會去追求強大的力量,她不死不滅,便不會生出主動的慾望。
裴九枝在聽到她這個答案的時候,鳳目黯了幾分。
他牽起烏素的手,又問:“若是我與他人同時遇難,你會先救誰?”
烏素覺得他這個問題很奇怪,但她還是馬上回答:“小殿下,我會先救別人。”
裴九枝握著她的手緊了緊,他的情緒低落下來,繼續問:“為何?”
“因為若是小殿下,一定會希望你身邊的那個無辜之人先被救走。”烏素很瞭解他的夫君。
他就是這般光風霽月的君子,心中一定先裝著蒼生,再裝著他自己。
——這種認知,都是問緣教給她的。
裴九枝牽著烏素往前走,烏素的答案並未從她自己出發,而是從他的角度回答。
但是,只有他自己知道,在他問出這個問題的一剎那,他自己心中已經有了傾向。
若世上任何一個人站在彼岸,朝他身邊的無辜之人伸出手,渡他人上岸,而不渡他。
這樣的情況,就是他想要的選擇。
就算身下是刀山火海,地獄幽冥,他自有辦法一劍斬開,來到彼岸。
但……若岸上的是烏素,她朝他人伸出了手,而不渡他。
他想,他會傷心,因此產生情緒的波動。
這種心緒的變化,本不該出現在他的身上。
他像是高高在上的神明,怎麼可能生出名為“私心”的東西呢?
裴九枝在得到烏素答案的那一剎那,心跳確實亂了一瞬。
他希望她向著他,第一個朝他伸出手,這便是他的私心。
烏素感覺到裴九枝攥著她的手,握得很緊,她抬起頭,視線落在裴九枝身後的長劍之上。
不知是不是她的錯覺,她覺得這柄清光長劍似乎黯淡了幾分。
她不想小殿下不開心。
若不站在小殿下的立場上去解答這個問題,烏素的答案更加殘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