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吃米飯貴在菜上,但現在吃飯,誰能打多少貴菜呢?
一個素菜,兩個素菜,幾毛錢……能有個肉菜,就要加上“元”這個單位,那支出就指定超標了。
這可不是自己來時的那個年代。
雖然沒有幾個人實現真正的財富自由,可要說頓頓能吃上肉,那簡直就是打個響指就能滿足的願望。
一天三頓,一頓一斤。
一個月30天下來多少錢?
一斤豬肉算20元,一天三斤60元,一個月1800元。
完全有能力負擔得起。
現在的人一頓一斤試試。
一斤肉3元,一天9元一個月270元,要知道周正當時在襄樊證券所工作一個月工資才300元,要照這麼吃,回去路費估計都得好幾個月攢。
當然,除過憨批,還有不怕死的鐵鷹鬥士,估計沒人會這麼吃。
周某人吸溜面的時候胡思亂想著,其實這問題他並不好解決。
問題取決於個人觀念。
大家出來工作都是為了餬口,為了一家老小,自打出門起就做好受罪的打算。
周正不是沒見過食堂有人吃白飯,而且還吃得噴噴香。
省下的幾毛錢為了什麼?
一家老小,好多張嘴等著呢。
這時候家裡面孩子普遍都多,能不能養活可都看父親一個壯勞力呢。
在農村,多是父親外出務工,母親在家種地養娃。
男人身上背的不只是自己可不可以吃份肉菜,而是自己吃了這份肉菜,可能孩子就會斷了學費,老婆孩子就會吃不飽穿不暖。
其實也不止現在,哪怕放在後世,亦是如此。
周正不是聖人,他不能幫助所有人,可是自己廠裡要做點小小的改變還是能夠辦到。
讓那些吃不起……不,是捨不得吃麵的人能夠吃到心怡的麵食,只吃白飯的人能夠多份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