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集,每集十幾二十分鐘,製作費用大概得多少錢?”
周正問道。
他並沒有把海綿寶寶當成一錘子買賣,既然要做就不怕花錢,況且別看它只是個卡通形象,但是絕對不比一個超大型實體企業來的效益差,甚至更加保值。
前提是要足夠優秀,磨洋工糊弄人,任誰也不會買賬。
一個經典的卡通形象必定是經過大眾篩選從而脫穎而出的,更別提這種火爆全球級別的卡通形象,海綿寶寶僅僅周邊衍生就能銷售百億美刀,它的品牌價值還要更高,沒有足夠的優質內容萬萬不行。
如此大的一塊蛋糕,相比其微不足道的製作費用,相信傻子也該知道怎麼選了。
二十一世紀,被譽為實體經濟的黃昏。
網際網路泡沫的沸騰的衝擊下,有多少大樹倒下,又有多少樹苗崛地而起,能在一波波拼殺下存活下來並越做越大的都沒善茬。
將動漫與實體經濟相融合,會爆發出更大更勃發的力道。
就連後世一代首富,萬達的王目標都曾說過:文化產業相對於其他行業來講,是一個沒有天花板的行業。
因為它可以無處不在,無孔不入,能夠深入到人的生活中,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
當然,周正還沒想那麼多。
“初步估計,二十集怎麼著也得四五百萬吧,甚至還要更高。”
“這麼少的嗎?”
周正小聲嘀咕一聲,他記得在後世好像看過新聞說外國做動畫片挺費錢的,九十年代一集就得數萬到十數萬不止,還是美刀。
他沒想想自己身處在什麼地方,況且沈勒平不過說的是一部普通動畫的製作費用,最重要的現在國內的消費水平還不高,相對比起國外人工更是大省特省。
“什麼?”
“沒事沒事。”
周正忙道:“製作週期得多長時間?”
“幾個月到一兩年都有可能,因為這牽扯到創作以及製作兩方面,你現在只有一個形象以及大致框架,很多細節和內容要進行填充,這才能開始製作。
現在製作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傳統動畫製作方式,就是僅限手繪,還有一種就是融入電腦技術,但是後一種方式更費錢,而且國內技術處於起步發展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