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芝的家庭突然遭難,經濟日漸窘迫,每到開學的時候,她與丈夫經常因為沒錢給孩子交學費發生爭吵,貧賤夫妻百事哀,在沉重的經濟壓力下,他們曾經的恩愛往事早就成了過眼煙雲,只是為了孩子他們才勉強沒有分開。
我在辦公室曾經聽見幾次柳芝和丈夫的電話吵架,每次掛完電話後,她總是悄悄地抹眼淚,像她這麼強勢的人,如果不是實在到了走途無路的地步,她絕對不會留在CD公司捱罵受累。
見此情形,我不禁有點同情她的遭遇,家庭遭難都不是她和丈夫能掌控的,作為凡夫俗子,誰都無法預料明天會發生什麼,為了避免生活在突遭變故後陷入困頓,年輕的時候就得有危機意識,要麼提前備了足夠的存款,當遭遇變故時,就不會措手不及。
要麼學會接受現實,以另一種姿態接受生活的磨難,比如馬花椒,她曾經有過幸福的生活,可是當丈夫出事後,她能夠堅強地扛起生活的重擔,獨立養育兒子,如今生活也漸漸步入正軌。
遺憾的是,二種生活方式柳芝都不具備,她花錢隨心所欲,根本沒有儲蓄觀念,同樣,她也沒有馬花椒頑強的毅力,當生活陷入困頓時,她除了抱怨生活的不公,就是責罵丈夫無能,如此週而復始,婚姻生活便陷入了一地雞毛的境地。
按理說她的經濟壓力這麼大,她應該珍惜CD公司這份來之不易的工作才對,畢竟來此之前她求職並不順利,如今快四十歲的人了,想找一份錢多,事少,離家近,沒有同事矛盾的工作簡直就是痴人說夢。
然而,無論家庭矛盾多麼深,也不管經濟壓力有多大,她的性格決定了她無法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她對待工作依然我行我素,不開心的時候,要麼請假逛街購物,要麼出去找工作,每個月至少要請假三,四天,等到月底發工資時,她又不停地跟我抱怨工作累,工資低。
我勸過她幾次:“這個社會就是這麼現實,誰不喜歡年輕人呢,像我們這個年紀,找工作真的很難,不如留在CD公司好好幹,只要客戶積累多了,提成就會增加,說不定樂總也會給你加工資呢。”
柳芝對我的善意勸解嗤之以鼻,不以為然地說道:“你不要總是將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別人,我就不相信所有的招聘單位都會嫌棄我們年紀大,我敢保證,隨便哪家公司生活條件都會比CD要好,我從來沒有見過像CD福利這麼差的公司,這種爛公司你還真當個寶貝了嗎?”
她這種自以為是的態度讓我很不滿,既然你將我的好心當作驢肝肺,我也沒有耐心繼續聽你抱怨,便說道:“柳芝,你誤會了,我從來沒有說CD公司有多麼好,也沒有說不讓你去找工作,我只是表達我的個人觀點,你能不能聽進去是你的事,你是走是留,完全是你自己的事,跟我沒有任何關係。”
柳芝見我有點不高興,她的態度也稍微有點緩和,說道:“吳主管,我沒有針對你,我只是不甘心在這裡吃苦受累不討好,我們外貿部的訂單少,平時就像後孃養的,你看看我,千辛萬苦接到的訂單,每次都會莫名其妙地扣了提成,還不許我詢問原因,反正我是受不了這種窩囊氣。”
“如果能找到更好的工作當然是好事,你不是面試了幾家嗎?他們都是怎麼回覆你的?”我問道。
“唉,這個?”柳芝的情緒一下子變得低沉了,她低下頭去,嗓門也小了很多:“找了幾家結果都一樣,面試完之後就讓我回家等通知,等著等著就沒有下文了。”
出於對同齡女人處境的切身體會,考慮到她家的經濟困境,我實在於心不忍,便繼續勸說道:“還是留在這裡好好幹吧,你有這麼多成熟的下單客戶,每個月工資提成加在一起也不少了,如果嫌棄食堂的飯不好吃,就回出租屋自己做飯吧。”
“呵呵,這點工資有什麼用呢?還不如其它公司文員的工資多,你說什麼提成會增加,我才不相信呢,別扣我的提成就不錯了。”
提成總是莫名其妙地被扣,這是柳芝最大的心病,也是她多次想離開CD公司的主要原因。
“我們都這個年紀了,為了孩子就受點委屈吧,至少每個月有工資拿。”
我見過柳芝的兩個小孩幾次,因為父母總是吵架,她的女兒性格很內向,大兒子讀初二,已經有點叛逆,小孩不聽話也加深了他們的夫妻矛盾。
我是出於同情他們家的遭遇好心勸她,不成想她對我的好心完全不領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