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之戰,開始於夏天,結束於初冬。
扭轉戰局的重點是火燒烏巢,可是,最終能滅袁紹,還是靠曹操的智慧。
曹操抓住了勝局,以絕對的智慧瓦解袁紹的所有兵馬和智慧,該殺的殺,該拿的拿,該勸降的勸降,現在他也認識到了百姓的重要性,再不會屠城,安撫百姓,有了百姓,百姓有了吃的,他才會擺脫缺乏糧草的困境。
林澤在岳陽村足不出戶,但是盡知天下事,三個剛會翻身的寶寶在他的面前自己玩耍,諸位夫人都在,他們都特別驚訝地看著掛在牆壁上的一幅畫,是林澤從官渡回來後畫的一幅巨幅工筆畫,描繪的就是官渡之戰一百六十萬大軍對壘的場面,細節裡,還有雙方炮兵的位置。
題詞為:“克紹官渡由白馬。伏屍流血被原野。賊眾如犬羊。王師尚寡沙塠傍。風飛揚。轉戰不利士卒傷。今日不勝後何望。土山地道不可當。卒勝大捷震冀方。屠城破邑。神武遂章。”
這畫絕了,硃砂為紅,松石為綠,孔雀石為藍,將一個官渡戰場完全體現出來,而且沒有絲毫誇張,完完全全的寫實主義,這幅畫足以傳世。
可是大家很不理解,為什麼曹操三番五次地對相公出手,而相公卻總是對曹操有極好的印象,那是打心眼裡的敬佩。
林澤不說,誰也不敢問。
林澤在桌案前坐得四平八穩,身邊放著一堆奏章,甄宓幫他磨墨添筆,蔡文姬在一旁幫他檢查遺漏。
林澤主要是要看關中地區的治理,那邊的糧食產量讓人驚喜,比自己悉心照料的岳陽村產量高出了三倍,百姓們富足了,家裡的餘糧根本吃不完,會放得壞掉,林澤決定開展糧食貿易,在每一個縣城都設定糧倉,要求在全國顆粒無收的情況下,糧食儲備可以吃上兩年。
國家土地太過廣袤,城市之間的聯絡太過疏鬆,因為車馬太慢,聯絡麻煩。
最快的八百里加急,也得跑死好些馬,交通工具得提高速率,現在克虜伯75毫米野戰炮已經造出來了,鋼鐵鍛造技術已經極為成熟,修鐵路造火車已經不在話下。
造一臺內燃機火車,會不會破壞這個和諧靜謐的自然環境?
造內燃機火車,就需要石油開採技術和石油提煉技術了。
可是提高速率,提煉石油是必須的,即便是到了電力革命,人類也完全擺脫不了工業的束縛。
會不會有更好的辦法呢?避開工業革命、避開電力革命,也能提高人類的生活質量呢?
正在幫林澤縫衣服的劉錦兒發現林澤發呆了好久,問道:“相公在想什麼呢?”
林澤道:“在想交通工具呢,現在我們主要的出行方式,陸行乘車,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檋,都太慢了,我在想,有沒有一種更快的交通工具,可以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劉錦兒道:“日行千里?那得多快的馬?相公的絕影也做不到。”
“是啊,所以在愁。”
劉錦兒道:“天下事情,都由相公一個人愁,那還不把相公愁死了?寫一紙詔書,問問天下百姓有什麼好辦法唄。”
林澤道:“對呀,人民是有智慧的,如果有了日行千里的交通工具,天下各州郡更加聯絡緊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