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澤用鐵血手段摁住了荊州,可具體的治理,要靠陳宮。
以幕府的形式控制荊州,其實簡單了很多,徐子午在林澤身邊的時候,張狂霸道,讓他自己帶兵了,他反而像是長大了,表現得極有韜略,將兩百萬人口,分為二十個建設軍團,開荒種地,興修水利,建設家鄉。
原本以為留下在荊州會活不出去的百姓意外發現,其實他們的生活沒有多大的變化,反而更好了,有自己的土地有自己的家,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每月還有十日可以休息。
徹底的作戰部隊,只有羅屠和劉崇的猛虎團,他們現在的主要精力,是提防西邊益州的劉璋和東邊的孫策出奇兵。
林澤瞭解了劉崇的殘忍,他也不喜歡,但是很多時候,惡人還需惡人磨,劉崇只要忠誠就夠了,別的不必限制太多。
陳宮被徹底放權了,他終於可以不遺餘力地發揮自己的才華,追求青史留名。
他按照林澤的思想建設了通譯館和弘文館,盡全力搜尋南方以及西南的地區的傳說、詩歌、故事,著錄成文,刻印傳世;他還去和張昭張紘等有真才實學之士,制定了《漢文則例》,就類似於漢語詞典一類的東西,加強漢人文化的穩定性,在此基礎上,容納外族文化。
文化如故事、傳說、詩歌和異國曆史等;還有那些實用的,如醫術、算術、天文、地理、農學、園藝,一時間在大漢各地盛行。
這段日子,林澤一直待在岳陽村內,他已經開始了新一輪的開掛,打東吳,要過長江天塹,得製造戰船了。
林澤還是喜歡和劉錦兒在野外溜達,這一日,他們騎著絕影在村落中溜達,一起經歷了這許多事情,他們都長大了,是那種心智上的成熟,氣場都沉穩了許多。
劉錦兒身體往後靠著,用後腦林澤的胸口,道:“相公,你是不是又要走了。”
林澤很喜歡將手伸到劉錦兒的衣服裡,她的面板溫潤,就像是玉,盤起來很舒服,他笑道:“你怎麼知道?”
“魏延將軍去年年底離開,現在還沒回來,雷神團軍報一封接著一封,而咱們的土地又是一個蘿蔔一個坑,你想萬無一失,肯定是要親自去的。”
林澤點點頭,道:“是啊,南匈奴無論如何也得剿滅了,我不但得去把魏延救回來,還得把文姬救回來,然後我得會一會馬騰了,縱觀歷史,要平北方戰亂,首先要拿下河西走廊,馬騰若是能降,咱們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把漢中拿下。”
劉錦兒道:“相公為何不拿徐州呢?徐州才是兵家必爭之地。”
“唔,徐州的情況有些複雜,現在劉關張和袁紹聯手抗曹,咱們不能參與徐州戰局,否則揚州和徐州、江東兩線作戰,很難打。媳婦兒,其實咱們的中原大地有四個兵家必爭之地,徐州,荊州,洛陽,漢中,漢中北靠秦嶺,南依巴山,四周群山環抱,可以說是養在深閨人未識。”
在一邊護衛的杜瀟插嘴道:“還得殺張魯,給大漢山報仇呢。”
杜瀟護衛林澤,隔壁還有石六六是劉錦兒的護衛,石六六道:“瀟兒,主公講話不要多嘴,要記錄,學習!聽他說話,勝讀十年書。”
林澤笑了笑,道:“不礙事,你們回家看地圖,就會發現漢中是被夾在秦嶺和大巴山之間的,這就是漢中盆地,這是大漢天下很少見的地形,進可攻,退可守,漢中的氣候溼潤,物產豐富,能為戰爭提供充足的人力後勤資源補給。
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特殊的氣候,年平均氣溫14度,境內稻麥兩熟,河流湖泊眾多,水源充足,要是能得到漢中,可以保證咱們全軍的糧食供給,高祖皇帝便是因為漢中物產豐富,後勤保障到位,才從這裡走出成就霸業。”
劉錦兒道:“這麼說,漢中還是咱們要爭奪的地方。”
林澤道:“飯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得找個時機,現在趁著袁紹和曹操兩大軍事集團各種作戰,讓奉孝帶蛟龍團十萬兵馬壓制孫策周瑜,我得先平了長安,那邊也有百萬百姓,總不能讓他們繼續流離失所下去。”
劉錦兒道:“相公,子午留在了荊州,你準備帶誰去?”
林澤道:“利劍團一萬戰士總不能因為太史慈的投降而翻不起身來,我帶他們去,再將法正請出山來,足矣。”
劉錦兒靠在林澤身上,道:“還是不想你走。”
他們在馬背上緩緩前行,遇到了出來玩耍的甄宓,甄宓正捧著一本書看,前面是個草坑,因為太過痴迷,一腳就邁了進去。
林澤急忙下馬,去將她橫抱起來,道:“我就看著你,直勾勾就走到了坑裡,沒事兒吧?”
甄宓看到林澤有些驚喜,道:“相公,我沒事兒,拜見錦兒姐姐,見過瀟兒姐姐和六六姐。”
劉錦兒蹲下看了看甄宓的腳踝,道:“看什麼呢?這麼入迷?”
甄宓道:“是公臺先生整理出來《文始真經》,我聽說道人于吉投奔了孫策,張魯也是五斗米教的,就想學學道門到底有什麼,能呼風喚雨撒豆成兵,看了看還真是神奇呢,相公你看,文始通道源,含光隱關吏。遙欣紫氣浮,果驗真人至。玄誥已雲錫,世榮何足累。高步三清境,超登九仙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