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到外交人才,自然是要由心思細緻,還有極強分析判斷能力的人才能勝任。
而這位井上道笠更是以頭腦聰慧、反映靈敏、善於察言觀色著稱。所以當他聽到沈淵剛剛笑著說的那一句,立刻就知道這位沈寺卿對於他們日本的內部事務,瞭解得極深極透。
因此他心中震驚之餘,說話的時候也暗自加著小心,他知道這位年輕的大明鴻臚寺卿,可絕對是個不好糊弄的主兒!
然後沈淵又笑著問起了徵夷大將軍的身體,問他在交卸了職務之後過得可悠閒。
這個井上道笠原本還等著沈淵往下說呢,可是一聽到這話題沒有了下文,他的心裡又是一動。
原來這位徵夷大將軍就是所謂的幕府將軍,也就是開創了這一段幕府時代的德川家康。
在四年前德川家康已經交還了幕府將軍的職務,回家養老去了,接替他的是兒子德川忠秀。
不過井上道笠等了半天……沈淵卻根本沒往德川忠秀那兒問!這就說明他完全知道日本的大權,還在退休的德川家康手上,那個忠秀其實一點事兒都管不了。
說起這個德川家康,其實也是個挺有意思的人物,日本戰國亂亂哄哄打了那麼久,其中豪傑輩出,結果最後天下卻到了他的手裡。
這跟他的性格也不無關係,在日本人中甚至流傳著一個有意思的傳說,說是有人問三位雄主:杜鵑不鳴,如之奈何?
結果霸道的織田信長毫不猶豫地回答:“不鳴殺之。”善於謀略的豐臣秀吉的回答是
“逗之則鳴。”而德川家康的回答卻是:“待之鳴。”其實這件事也充分說明了這三個人的做事方式和風格,德川家康是一個很善於等待和隱忍的人,因此才有如今這般局面。
而這時的朱常浩在一旁看著他們聊天兒,說實話他卻是有點摸不著頭腦。
……殿下也不知道這是怎麼回事,那個井上道笠老頭兒從開始的話多且密。
到了現在,從送上那兩把刀開始,慢慢都不怎麼說話了,態度也越來越恭謹。
雖然他們倆之間的談話內容朱常浩沒聽明白,但卻並不妨礙他理解眼前的這件事。
他知道肯定是沈淵話語中讓對方知道了厲害,所以那個井上道笠說話的時候才會越來越謹慎。
等到他們又聊了一陣之後,話題不免轉到了沈淵接任的鴻臚寺卿後的工事上來。
這時沈淵向著朱常浩笑了笑,對那位井上道笠說道:“剛剛還在安排英格蘭使者的事,王爺也看見那個藩人使者了。”井上道笠一聽說居然有個英格蘭的使者遞送國書而來,他也是大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