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情況卻發生了變化,這個奉命去點燃火藥的人,卻被人從後面一刀捅死,之後火藥的引信也被人切短了一大截再點燃了。
以至於這一場大爆炸,正好會在萬曆經過密室上方時炸響!
&np;lip;&lip;
此時的沈淵心裡非常清楚,他在僥倖逃生之後,又迎來了另一次的生死危機。
就因為此時在他面前的這位,正是大明皇帝!
他只要一句話說錯,就有可能搭上全家的性命,可是這個莫名其妙的密室和火藥,前後想要點燃火藥的兩撥人,到底是怎麼回事?
就在這一刻,天子正看著那根被人切斷下來的引信,臉上陰晴不定。而沈淵的頭腦則是閃電一般地飛速運轉!
要是一件事想不通,那就應該把所有的事聯絡起來,讓它們形成一個整體,然後再全盤考慮。
沈淵的頭腦飛快地回到了整件事最初的起源&lip;&lip;就是那位光祿寺的元辰大人,被人刺殺的案件。
現在可以確定一件事,元辰被刺殺,一定和現場那個帶著沈淵起飛的巨大蓮花有關。
&np;lip;&lip;或者是在殺元辰之前,由元辰負責的圖紙就被更換過,案犯其實只換了其中的一張,就是福海中那朵蓮花的設計圖。
在這之後由於元辰死亡,圖紙再沒有任何人負責,交到了臨時上任的劉窮理的手裡&lip;&lip;當時送圖的事即便是沈淵不去做,也一樣會有人去做!
然後那朵蓮花,就此被做成了一個看似無害,其實卻是裝上火藥和火箭,就可以用來進行刺殺的武器!
而那朵蓮花要刺殺的目標,根據沈淵在天空中飛行和落地的過程中做出的估算,這朵蓮花要想直接飛上二樓看臺,飛行的距離和高度還差得很遠。
所以蓮花的目標,應該並不是萬曆和看臺上的那些皇子后妃&lip;&lip;反而是離正在樓下叩拜,向太后拜壽的太子很近。
沈淵甚至覺得,如果不是自己站在那上面,用自己身體的重量使得它的飛行距離縮短了一截,那玩意兒都有可能正好砸在太子的腦袋上!
這樣一來,另一個問題就產生了,如果太子被殺了,得到好處最多的人是誰?
毫無疑問是朱常洵,沈淵甚至不用思考就能得出結論,太子一死,朱常洵立刻就成了板上釘釘的皇位繼承者。
所以真要是發生了太子遇刺的事,朱常洵也高興了,萬曆和鄭貴妃也高興了&lip;&lip;但就是這個不用思考就能得出的結論,卻在沈淵的頭腦中把它翻了過來。
表面上看起來,太子遇刺的事件朱常洵是最大的受益者,可實際上卻並非如此!
太子只要遇到刺殺,大明朝的文武百官一定會立刻確認,朱常洵就是殺害太子的兇手,他們絕對不會允許一個弒兄之人登上皇位。
原本朱常洵就是劣跡斑斑,如今再有這種確鑿的證據握在文武群臣手裡,他們怎麼可能讓朱常洵得逞?
所以那個陰謀的始作俑者,他殺掉老大,順勢栽贓給老二,反而因此得到最大利益的那個人&lip;&lip;是老三朱常浩!
當沈淵想到這個答案的時候,他暗自控制著自己,不讓自己向著朱常浩那邊看去。
但是他雖然看都不用看,就知道現在朱常浩是什麼樣子。那小子一定正在看著自己,眼淚汪汪地慶幸自己沒被炸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