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這小子笑嘻嘻地站起來,還跟藍姑娘對視了一眼,然後才無奈地說道:“徒兒跟藍姐姐正說下注的事呢……弄好了估計能掙一大筆銀子。”沈淵一聽他們說下注,頓時就是一愣,然後在朱常津的講述下,他才明白了這件事的來龍去脈。
原來在揚州城內,已經對赴考的才子中比較拔尖的那部分人開出了盤口,當然自己不但身在其中,而且是首當其衝的一位。
怪不得小七爺在那神色詭秘地笑個不停,這時的沈淵心裡才明白過來,鬧了半天是藍姑娘和朱常津這倆有錢的主兒,在商量著往自己身上下注呢!
等沈淵問清楚了這個盤口的詳細情況之後,他心裡不由得暗自好笑,而且並沒有去管藍姑娘和朱常津。
畢竟就算自己中不了案首,這倆人輸的那倆錢也不是賠不起,他們倆的底子沈淵心裡還不清楚?
要說這賭局其實也挺有意思,這裡邊其實並沒有什麼莊家,輸贏的多少全看雙方下注的比例。
也就是說從沈淵這方面而言,如果有人下了一萬兩銀子賭他考不中案首,而另外一萬兩則是賭他能拿下案首。
那麼等到考試結束之後,贏的那邊兒就把輸的那邊兒贏錢吃掉,然後按下注的金額大小分錢。
所以這裡才存在一個盤口比例問題,也就是說到底看好沈淵的人多,還是覺得沈淵考不上的人多。
沈淵現在的盤口是一比六,也就是說朱常津和藍姑娘只要在上面下一萬兩兩銀子,就能贏來六萬兩……大概就是這麼個比例。
不過當他倆下注以後,盤口比例也會相應的受到影響。也就是說在沈淵身上下注的人多了,他們也就沒法大比例的贏錢了。
所以這所謂的盤口,實際上就是一個平衡。比如說有人看見沈淵高中案首的比例是一百比一,那他自然就會覺得,既然沈淵已經考中過小三元,拿下案首還是有希望的。
自己只要拿一兩銀子出來,沈淵一旦中了案首就能得一百兩,這自然是個不錯的買賣。
反過來說,如果這個比例過於低了,比如說有人看到沈淵高中案首的盤口是一比一,那他就會覺得這次來揚州考試的才子這麼多,沈淵不可能有一半以上的把握能中案首,那他自然就會下注在沈淵輸的那一邊。
所以當這個比例現在平衡到一比六的時候,實際上就是代表著反對沈淵高中案首的信心指數。
當然這裡邊還有特例,就像是藍姑娘和朱常津,他們把銀子押在沈淵的身上,完全是感情因素在起作用,那就跟冷靜的賠率分析沒有關係了。
不過既然藍姑娘和朱常津在這密謀,顯然這裡邊也是有一些技巧的。如果他們提前下注,甚至把沈淵的獲勝比例提高到一比一,市場上大量的遊離資金就會集中投注在沈淵失敗那一邊上。
這樣等到沈淵獲勝,藍姑娘和朱常津就會贏得更多。反過來說如果到了考試發榜前的最後時刻,朱常津和藍姑娘的資金才入場。
那樣他們吃下來的銀子就會少許多。不過到那時候,他們贏到手的就全都是看衰沈淵,也就是酒樓上柳成林他們那夥兒人的銀子。
這樣的錢雖然少了些,但卻是贏得過癮又痛快……畢竟這裡邊還帶著懲罰的性質是不是?
像類似這樣的事,自然由他們自己去處理,沈淵也懶得管。不過他雖然不願意搭理這倆人,朱常津卻還是在沈淵回屋讀書的時候,在他身後不放心地問了一句:“師父您倒是說說,考中案首您有把握沒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