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頭有機會問問他家世……這次賞他什麼好呢?”
後面的半句話,天子卻是自言自語說出來的,而這時的朱常浩聽了之後,卻是笑著說道:
“父皇說之前說的一點沒錯,如果是大張旗鼓地賞他,這不免讓世人對他考試之後的成績多有詬病。”
“要是以兒臣看,那個沈淵倒是不會斤斤計較賞賜多少的事。”
“不過他要是知道自己出生入死破了這件案子,父皇不但知道,而且還稱讚了他兩句,這倒是比什麼賞賜都更能收其心。”
“你說得沒錯,”朱常浩說到這裡,萬曆皇帝倒是笑著點了點頭說道:“那小子金榜題名在即,他也不會在乎些許的賞銀。”
“到是朕跟他說一句:你做的事朕都知道了,做得還不錯……哈哈哈!這才是他更高興的賞賜。”
說到此處,天子已經忍不住笑了起來,然後朱常浩就見天子叫過太監,讓他去拿一把貢扇來。
皇宮裡所用之物自然是優中選優,就算是紙扇、蚊帳、竹蓆之類的東西,也都是由太監到產地去專門採購。一說到天家貢品,那自然是精美之極。
所以太監立刻到外面捧過來一盒扇子,天子向盒子裡看了一眼,便順手拿出來一把。
這盒子裡都是竹製的摺扇子,二三十把排成一行,卻是材料風格各異。
至於萬曆挑選出來的這把……湘妃竹的扇骨自然是不能用,因為皇帝賞賜給下臣的東西上若是有斑痕。難免會讓臣子誤以為,天子是在說臣子的人品上有瑕疵。
小巧精緻的扇子自然也不行,沈淵雖然是個文人,可他行事卻頗有武將的慷慨之風,讓他這樣的人拿著一把小小的紙扇,當然和氣質不合……
這樣的挑選雖然聽起來極為麻煩,但皇帝幾乎是在一瞬間,伸手就把合用的扇子拿了出來。由此可見這些複雜艱深的學問,對於萬曆皇帝這樣的人來說,實際上已經成了本能。
天子從那些紙扇中挑出了一把,朱常浩就見扇骨上沒有絲毫雕琢,不大不小,式樣簡單得很。
天子將扇子開啟,信手在上面寫了幾個字,然後就把開啟的扇子放到案頭,等墨跡晾乾。
不然尚未徹底乾透的墨跡,因為墨裡面含有大量的膠質,只要扇子一合上就會將扇面粘在一起。
天子在做這些事的時候,朱常浩就站在地上靜靜地等著。
寢宮中一片安靜,地中間的高足金炭盆上,水壺的壺嘴無聲地噴著水汽。
京師天氣乾燥,到了春天起風揚沙的時候尤其如此,所以取暖用的炭盆上通常都會燒著水,此刻這股熱量,也讓朱常浩覺得身上微微見汗。
這時的朱常浩才鬆了口氣,今天的這一關,他和沈淵兩個人算是全都平安度過了。
“木秀於林,堆出於岸……另外他才多大年紀?”父皇的這句話,基本上就是他對沈淵的看法了。
這樣的總結無疑是對沈淵非常有好處的,朱常浩忍不住想起了他心中剛才對於皇帝不好伺候,怎麼幹怎麼不對的那一番想法。
這一次沈淵表現得自然是非常精彩,可是直到這時候朱常浩才發現,沈淵透過這件案子給父皇心中留下的印象,實際上代表了他身為臣子的另一個發展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