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一說要修橋,誰不想把這座橋修在人最多的地方,讓更多的人知道這番佳話?
可偏偏人家沈公子,就把他們江南百姓的心意,變成了便利瘦西湖兩岸百姓通行的好事!
大家一想也對,若沒有這等胸懷和人品,沈公子又怎麼能為了江南百姓的安危,率領著四百騎兵就和十餘萬江南叛匪作戰?
真是好人吶!這時的大家忍不住心中想道:若是讓沈少爺中了狀元,再到我們江南當官……那可真是我們積了大德了!
以沈少爺這樣的能力,若是他能管得一縣便能造福一縣,若是他能管得一府便能造福一府!
要是他小小的年紀就到我江南當官,我們就死活不讓他走了!讓他一直當上幾省督撫,讓我們江南百姓在他的福德之下,一口氣過上五六十年好日子!
想到這裡,每個人心中都暗自希望沈淵這次京城會試真的能金榜題名。
這時已經有的人大聲喊著,把沈淵中了進士之後,一定要到江南當官這件事叫了出來。
大家自然是一片歡笑,沈淵也笑著謝過了大家的好意。然後他把自己的詩詞交給那幾位士紳首領,笑著對他們說道:“四元橋這個名字還是改改吧。”
“瘦西湖上何等風雅?別讓大家看了一腦門子都是當官兒的心思……我這首詞裡有流虹映雪四個字,不如就叫‘流虹映雪橋’好不好?”大家知道這是沈解元的心願,自然也是點頭答應下來。
在這之後他們便紛紛告辭,在吳六狗的帶領下,到自家酒樓吃席去了。
可是讓沈淵沒想到的是,這世間事卻往往不會按照他的意願去發展。雖然這座橋的名字被他改成了
“流虹映雪”,但等到它修好之後,因為過往的行人都感謝沈淵的恩德,因此這座橋終究還是慢慢的被人叫成了
“流虹映雪四元橋!”從此之後,過往的行人都會知道這座橋的由來,所有的揚州人經過它時都會驕傲地說起。
在我們揚州曾經出過一個書生,他帶著五百人便殺出揚州城,平叛十七萬,收復江南三省!
即便是再堅固的石橋也難以屹立千年,但這一次,沈淵卻終究還是把他的名字刻在了萬千百姓的心裡。
從此人間有了他的傳說,至此之後咱們這位沈少爺又將開始一段更加艱辛,卻又精彩嶄新的旅程!
……等到這次高中解元,接連慶賀了數天之後,沈淵也開始著手籌備他這一次去京師趕考的事。
從揚州順著大運河北上就能到達京師,大概是二十天左右的路程,到了京師還要安頓下來,熟悉一段京師的風土。
所以這次春闈會試是在二月中旬,沈淵要過了春節之後,出正月十五就動身。
話說他要準備的可也真不少,從初見成效的信鴿站,到三線配置的情報線路,還有大量地挑選人員,培訓課程也要他自己操心。
好在沈淵一直很注意收集人才,很多事情都有專業人士在操辦。……春節之前沈淵還去了一趟華亭,把自己的老師陳眉公送回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