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的會試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舉行,中試被稱為“舉人”,第一名稱“解元”第二名稱為“亞元”,第三、四、五名稱為“經魁”。
中試之舉人原則上即獲得了選官的資格。
凡中試者均可參加次年在京師舉行的會試。
京城的會試往往在鄉試第二年的二月舉行,因此又被成為“春闈”。
當然如果國家有大喜事,也會在每三年一次考試中間,再格外進行一次科考,這就叫做恩科了。
今年揚州的鄉試就比較熱鬧了,因為沈淵剛剛平定了叛亂,江南一帶百廢待興,官員也是死走逃亡,所以今年的鄉試跟往年卻有兩處不同。
第一就是考試的日期,因為江南大叛亂事件被後延了兩個月,變成十一月初舉行。
至於第二個變化,就是江南受到叛亂荼毒的各省,因為不具備考試的條件,這次把考試的地點都設在了未經戰火的揚州。
所以今年的揚州鄉試,相當於匯聚了江南三省的學子,自然是分外熱鬧。
揚州城這些日子以來原本就很熱鬧,當江南叛亂開始出現時,就有無數週邊各省的權貴富戶,世家大族攜家帶口的到揚州避禍。
如今再加上考試的學子紛紛趕到揚州,因此這些日子以來揚州城裡身著錦繡的貴人,風度翩翩的學子,大腹便便的商家往來如鯽,把揚州城襯托得越發繁華。
……沈淵的學業非常讓人擔心,就算他從回到揚州那天就開始複習,等到鄉試的那一天,也就只有不到二十天的時間,在學業上可以說是大大的耽誤了。
更何況即便是他身在揚州,也沒有辦法把全部的身心都沉浸在學業裡頭去,需要他料理的事實在太多了。
遠的不說,就說現在掌控在鐵槍趙原手下的部隊。
沈淵就要給他們重新安排營地,打造盔甲兵刃,安排科學合理的食譜,還要替他們制定訓練計劃。
可以肯定,這支部隊將來是一定要去打硬仗的,甚至是上了戰場就要以一當百。
所以沈淵抓他們的戰鬥力,真是絲毫不敢放鬆。
好在趙原和南宮墨都已經得到了他的真傳,還有特戰隊那二十名戰士,平日裡沈淵都是把他們當做將官培養的,所以還不用沈淵太過勞心費力。
不過趙原他們還是會經常過來,拿一些些軍營事務上的難題,讓沈淵給出辦法。
迫不得已,沈淵把小七爺從牆角兒提了出來,讓他負責這方面的具體事務。
小七爺帶兵打仗的本事他是知道的,果然把他派出去之後,那邊的問題立刻就解決了。
除此之外,沈淵還有很多的事要忙,就像今天,他就帶著小七爺一路來到了瘦西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