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淵手裡是一個極其簡易的單筒望遠鏡,用厚紙板捲成兩個可以伸縮的紙筒,外加一個凹透鏡和一個凸透鏡組成。
這兩個鏡子就是昨天晚上直到今天中午,由秦玉龍製作完成的。
沈淵現在正在小心的地調校著這個望遠鏡,這傢伙倍數確實是不小,但是想看清楚卻是有點困難。畢竟這麼短時間之內,工藝上難以做到精益求精。
鏡面的弧度和表面拋光都有點問題,看起來就像隔著一層白霧,人像也有點失真。
不過沈淵還是可以清楚地看到,正登上惡虎灘的清風寨一夥水匪。
這些人穿著破舊的衣裳,手裡的兵刃閃閃發光,走路的姿勢一看就是氣勢洶洶!
&np;lip;&lip;
昨天晚上,沈淵就畫好了圖紙,讓秦玉龍去挑兩塊純淨無瑕的水晶來雕琢成這兩塊鏡片,當時的秦玉龍是越聽越是吃驚!
因為時間這麼緊,按道理來說他們是絕對難以打磨兩個鏡片的。不過沈淵隨同圖紙之外的一系列安排,卻是讓秦玉龍越聽越是驚奇!
沈淵讓秦玉龍安排六個工匠換班切割水晶鏡片,同時他又讓一夥人專門製作研磨水晶用的鋼質磨具。
由於這些磨具都有特定的弧度,所以也需要打製之後,精心地打磨才行。
除此之外還有第三組人,沈淵讓他們製作一個單獨的木製車床,用來打磨鏡片。在他那張圖紙上,這個車床的一半,其實就是原本玉工磨製玉器的磨床。
只不過玉工用腳蹬踏板,帶動皮帶的動力機構,被沈淵用一張長長的牛皮帶引了出去。
然後在旁邊,一個簡易木架子上垂直固定了一個一人高的木質車輪&lip;&lip;只要把牛皮帶繞到這上邊,再由兩個人用搖把轉動這個大輪子,帶動磨床的轉動軸,就可以使玉工磨床的轉速提高三十倍以上!
這是槓桿原理簡單的一種應用,沈淵畫出來的圖紙上面的各種裝置和機床製作簡單,甚至可以說是粗陋無比,但是卻極其好用!
就在這一夜之間,秦玉龍手下的三組人前半夜破開了水晶原料,製作了研磨工具,組建了高速磨床。
之後他們就開始從粗到細,用各種研磨沙和磨料,把水晶片打磨到合適的弧度,然後全力以赴地拋光&lip;&lip;直到中午之前,這兩個不大的鏡片才終於完成。
實際上沈淵也不知道,在大明朝有沒有望遠鏡的存在。因為在歷史上有兩種說法,其一是1609年,伽利略研製成了天文望遠鏡&lip;&lip;距離現在還有一年時間。
還有一種說法則是說,在萬曆九年已經有;番僧利瑪竇將千里鏡傳入大明。反正不管怎麼說,他是沒發現揚州有望遠鏡這樣的東西。
於是沈淵覺得,反正自己家裡有的是玉工,打磨水晶也並不費力,索性就自己做了一個。
現在沈淵手裡這個玩意兒雖然粗糙簡單,而且並不清晰,但是基本功能還是具備的。
;等有了時間,我讓他們好好打磨幾幅鏡片,用黃銅做它幾副好的單筒望遠鏡出來!
沈淵一個人在心裡暗自唸叨著,一邊看到遠遠的惡虎灘山寨那裡已經有人迎了出來,雙方正在沙灘上越走越近。
這時沈淵看到船上最後下來的一個身影,假意地向前走了幾步之後,又趁人不備輕手輕腳地退回了船邊,身子一縮就藏在了船身後面的江水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