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見小王爺朱常津接著說道:
;這次出事的蜀崗火器營,就是揚州官軍的一支。他們作戰時用的都是新式火槍,武器威力不小,阻擊敵人的戰力也強。
;這支部隊人數不多,卻是最適合用來守城,所以揚州官府就把他們設定在就近的城外。
;其實這支火器營只有一千多人,在城裡也足夠放得下。不過他們操練的時候,火槍會乒乒乓乓的震得滿城雞飛狗跳,所以官府就讓他們駐紮在不遠不近的蜀岡一帶。
;不過我剛才聽沈先生說,既然那支隊伍人數只有一百多人,卻有著四百五十支火槍。那我估計十有八九,出事的是火器營下,一支專門看守軍械的隊伍。
朱常津幾句話,就把城關軍營說得清清楚楚。聽完了他的敘述之後,沈淵好奇地向朱常津問道:;咱們大明火器營用的火槍是什麼樣兒的?你跟我說說。
問出這句話來的時候,沈淵也在心中暗自想:現在這個時代,火器已經成了明朝軍隊的主要裝備了吧?
我記得戚繼光的步兵部隊,火槍的裝備比例好像是百分之四十來著,不過那都已經是幾十年前的事了。放在現在的揚州,也不知普通守城的官軍手裡。火器有沒有普及到這種程度?
朱常津向沈淵形容了一下火器營裝備的兩種火銃,他還擔心沈淵一介書生,聽不明白那些火器上各種專用零件的名字。
所以朱常津還特意又是形容又是比喻,說得分外淺顯。
不過他卻不知道,面前這位沈先生,當年作戰的時候用的可是五六自動步槍,而且槍法極準!
燈朱常津好不容易比比劃劃地說完之後,他和沈淵兩個人都長出了一口氣,話說這倆人一個說一個聽,其實都夠累的。
按照朱常津的描述,這支火器營裝備的大部分都是鳥槍,當年戚繼光用的就是這玩意兒,還有一部分精銳士兵用的是魯密銃。
沈淵算了一下,這種魯密銃是趙士楨在幾年前研製出來的。這位趙士楨在萬曆二十六年時曾經請教過外國軍火工匠,改進仿製出了一大批各式各樣的火器。
這種魯密銃就是其中射程最遠,也最精準的一種,看起來在大明軍隊裡已經少量裝備了。
沈淵心中暗自想道:要是這樣的軍械落到賊人手裡,那位撫臺大人趙宏圖,一定會像坐在通紅的爐蓋兒上一樣不得安寧!
怪不得他死皮賴臉,一定要把自己拖下水&lip;&lip;正想到這裡時,卻看到蘇小棠姑娘撩開窗子上的布簾兒,向外面看了半晌之後說道:
;咋沒看見石大叔啊?那些當官的,為什麼不讓揚州府的差人過來破這些案子?
;保密唄,還能為了啥?沈淵嘆了口氣,一面閉目養神道:;那個巡撫趙宏圖,肯定是擔心這個案子跟揚州本地人有關聯。
;所以他怕辦案的時候走漏了風聲,弄得那些賊人聞風逃竄,火槍也找不回來。於是這才特意弄了一幫自己帶來的蘇州差官,還有我這個風流倜儻的民間神探,去辦這件案子!
&np;lip;&lip;那些當官的心眼兒真多。蘇小棠姑娘說完這句話之後,又用手指了指沈淵,一本正經地說道:;你適合幹這個,而且你臉皮更厚。
;行!借您吉言,那我有機會就去當官兒&lip;&lip;沈淵閉著眼睛一邊說一邊笑,弄得一車廂的人都是面帶笑意。